「我聽過這種觀點。」
「天下雖千門萬派,各有其修行的方式,最後無非都要由後天返先天。
修後天氣還有路徑心法可循,修先天氣卻不僅要求本身資質過人,還需特殊的機緣,機緣悟性缺一不可。
普通武人,甚至於某些稱雄一時的高手,左修右修,體內的真氣無非後天之氣,仍舊受限於人的體能潛力。
只有修成先先天真氣,才能突破身體的規限,進軍無上武道。
後天之氣,皆有為而作,只有先天之氣,才是無為而無所不為。」
「我聽說,一旦闖進先天境界,人也會脫胎換骨,離人世,看穿人世間榮華富貴的虛幻,轉而專心武道。」
「我不知道這是誰的觀點,我只能告訴你,這是一個錯誤的結論。」
「為什麼呢?」
「無論先天後天,武者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內心,如果突破先天境界,便覺得脫胎換骨,離人世,那不過是一種武道有成之後的自嗨罷了。」
「伱可知這是誰說的?」
「我不知這是誰說的,我只知世上有位無上大宗師,是當今皇帝。」
「何謂無上大宗師?」
「一種特殊的衡量標準。」
「能詳細說說麼?」
「無上大宗師,是以自身成就一方小世界,形成一種特殊的領域,也可以說是在某種武道達成當世巔峰。
比如皇帝陛下,比如武當派三豐真人,比如雲遊天下的令東來,據說少林也有一位潛修的無上大宗師。」
「更進一步呢?」
「更進一步便是破碎虛空,或者如同呂祖般一劍碎虛,或者如同玄奘般破碎金剛,留下不朽法軀。」
「你似乎對此並不嚮往?」
「我為什麼要嚮往?難道練武之人一定要破碎虛空?難道為了碎虛,就可以捨棄自己的一切前塵往事?
如果真的這樣,那絕對不是真正的破碎虛空,而是心為形役,在不知不覺間,人為的塑造了一個心魔。
破碎的不是虛空,打開的當然也不是仙門,而是落入到了心魔的陷阱,畢生修為最終全都付諸流水。」
李瑾瑜說的這些理論,尤其是針對破碎虛空的理論,妥妥的離經叛道,傳到江湖中,一定會被噴死。
但李瑾瑜作為穿越者,本就天馬行空思維活躍,怎會老老實實按部就班?
尤其李瑾瑜的那個神秘師父,同樣也是離經叛道之人,方才給蘇櫻說的武道理念,十之七八是師父教的。
蘇櫻不會武功,對於武道也沒什麼研究,把這當做是話本小說聽,卻也覺得頗為有,聽得津津有味。
李瑾瑜對此更不在意。
這些理念,連6小鳳都覺得實在是離經叛道,至今沒有合格的傾聽者,有人願意聽,那就多說一些。
一方面過過嘴癮,一方面是治療手臂的醫藥費,還有一方面,則是歐陽亭地宮內的靈藥,需要名醫去煉製。
虛若無最近忙著處理財寶,還要找人幫忙研究天絕地滅透骨穿心針和暴雨梨花針,李瑾瑜又送過去一卷寫滿草原文字的絹帛,實在是沒有時間。
另有一點,虛若無雖學究天人,但終歸不是專精醫術的杏林聖手。
相比虛若無,蘇櫻顯然更擅長,如何把天材地寶,變成靈丹妙藥。
此次遇到蘇櫻,倒也不忙著去找程靈素、扁素問之類的名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