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钟教授听到的还不是全部,宋隐冬最后还说“老6,你要是再这样下去,结果就是众叛亲离,晚节不保。就为了这么一个带把儿的玩意,有必要吗到时候,老伙计们以后都会安葬的地方,肯定没你这个晚节不保的人的位置。而你那个宝贝儿子,看着也不像是会记得给你烧纸的人。到时候你是不是还得跑过来跟我们借钱呵,你自己想想,我们凭什么借钱给你就凭你儿子对我们的家人肆无忌惮的践踏”
宋隐冬回到家里,还没消气,对大儿媳说“诗远,回头你把爷爷留下的那对青花瓷给苒苒送去。”
宋大嫂有些惊讶,“爸,那可是你的心爱之物,而且你之前说,绝对不让宋时再看一眼。”
宋隐冬说“我给苒苒的,又不是给宋时的。”
宋大嫂说“不都差不多嘛。”
宋隐冬非常执拗地说“怎么一样苒苒是苒苒,宋时是宋时。对了诗远,回头你有时间,就多个苒苒交流,把你的经验传授给苒苒,可不能让苒苒被宋时吃得死死的。而应该像你和老大那样,你把老大吃得死死的,你让他往东,他绝对不敢往西。”
宋大嫂有些尴尬,又有些好笑,“爸,宋时他们兄弟俩才姓宋,您不会是忘记了吧”
“他们姓宋又怎么了就不能给老婆管着了根据我多年的人生经验,只有怕老婆的家庭,才会好幸福,才能家和万事兴。再说了,苒苒那么好,宋时有点配不上人家,咱们还不得准备点丰厚的嫁妆吗。”
那对青花瓷送到沈苒跟前的时候,沈苒连连摆手,“不不,我不能要。”
这几年,因为爷爷给博物馆捐献了很多国宝级别的古董,因此,爷爷时不时被博物馆邀请去看宝贝。每当这个时候,爷爷就会把沈苒带上。跟着很多文物专家一起看文物,沈苒也耳闻目染,有了一定的鉴定常识。
现在看到这对青花瓷,沈苒就明白其中的价值。当然不是她对青花瓷的鉴定了若指掌,而是对宋时的事情了若指掌。
有一次,沈苒在刘姨家里吃了很好吃的青菜粥,接下来刘姨提出给沈苒装保温盒里带一些回去,沈苒也没有拒绝。
青菜粥原料很简单,但是能够做出好吃的味道,却也要一些功夫。
沈苒带着保温盒回来的时候,恰好宋时也在,沈苒让他也喝一碗。
刚好来给穆爷爷送东西的苏晓光看到沈苒让宋时喝青菜粥,不由得大笑。一问原由,才知道和宋时小时候有很大的关系。
还不到1o岁的宋时,根本不知道青花瓷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一次,家里的帮佣不小心把准备给宋时父亲送去单位的饭盒摔坏,帮佣自责不已。宋时站出来说“这还不简单,用其他能装的东西装一下送过去就好了,你不用操心了,把地面清理干净,我来处理。”
宋时转身就去父亲的储藏室,拿出其中一个青花瓷,去厨房洗干净,把肠胃炎只能喝青菜粥的父亲的午饭装在里面,送去单位。
宋隐冬还没组织好语言收拾小儿子,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就来了。
倒不是宋隐冬觉悟不高,不舍得把宝贝上交国家。事实上宋家捐赠的东西已经不少,现在家里留下的都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物件,和家族成长的历史有关系,留下来,也是为了纪念。
损失一个青花瓷,就因为一份菜粥。宋隐冬气得不行,然后把家里的孩子召集过来,强硬地表明态度“以后分家产的时候,仅剩下的那两队青花瓷和宋时没有任何关系宋时以后不许碰,不许看记住了,连看都不许看”
宋时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漫不经心地说“不看就不看呗,我又不喜欢。”
接下来的这些年,宋隐冬还真是说到做到,坚决不让宋时再靠近他的库房。每当宋时惹老父亲不高兴,老父亲就会说一句话“以后你就喝菜粥吧”
看到宋时最喜欢的人给他喝菜粥,苏晓光幸灾乐祸,他这辈子也没想到,竟然还要看宋时乐子的机会。
沈苒当时还特别好奇地问宋时“当时你爸爸有没有喝你送过去的菜粥”
宋时说“喝了一口,他应该是想尝尝,青花瓷碗装的菜粥和平常的东西装有什么不一样。”
苏晓光不知道的是,后来沈苒私底下还问宋时说“你当时应该是故意的吧”
宋时实话告诉沈苒,他无意间得知,有人知道他爸爸收藏着非常有价值的青花瓷碗,想要用手段据为己有。当时年代特殊,有很多原因是个人没办法控制的。
当时年纪还小的宋时只能想到这个办法,让爸爸不得不把已经被别有用心的人惦记上的青花瓷碗捐出去。
后来虽然被父亲责备,措辞非常严厉,宋时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辩解。
沈苒看到这么贵重的礼物,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穆爷爷倒是饶有兴趣地看了看,然后难得夸了一句宋隐冬说“老宋原来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抠门。”
沈苒终于找到机会说话,表示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收下这份礼物。
宋大嫂说“留着吧,这是老人家的一番心意。”
最后沈苒只能把宋时找来,让他带回家。
宋时说“干嘛要带回去你觉得我这些年被我爸埋汰的还不够吗留着玩呗你要是不喜欢,没准以后我们家孩子喜欢呢。”
听到这话的小胡忍不住小声地嘀咕“谁说苒苒就一定要嫁给你了。”
算起来,小胡也算是大龄未婚青年,而且是条件非常过硬的未婚青年。
正儿八经的军校毕业,立过功,上尉军官,和大多数战友相比,小胡还多了一个优势有钱,非常有钱。
前几年,回京见到父亲后,得知小胡把父亲照顾得非常好,接触没多久,沈苒就把小胡当成是自己的家人。她那时候的想法非常淳朴,总觉得如果是自己的家人,就该对他无条件的好。
那会儿沈苒年纪也小,见识的也不多,只知道小胡哥已经是该成家立业的年龄。以前听家属院的老头老太太们聊天,他们都说,年轻人房子宽敞一点,容易找着对象。
沈苒就在京郊给小胡买了比较破烂的小院,因为价格低一点。后面有钱之后,沈苒就拜托小苏把破烂的小院推倒重建成当时允许建的七层小楼,每一层楼分别有四套独立的房子,七层就相当于二十八套房子收租。
每年,京市的外来人口都比前一年增加不少,房租每年都有上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