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姜爷爷和姜奶奶并不跟他们一起北上,两老人已经在这里住习惯了,只能送他们俩去火车站。
走之前,谢明途和苏晓蔓问了些关于谢明途他姥姥家的情况。
“他姥姥家那边还有个三舅和小舅舅,你们过去了就知道,去见见她姥姥,那是个”
姜爷爷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这个亲家母,“你们俩见了就知道。”
“他姥爷已经不在了,只有她姥姥,至于别的人,也不用太在意。”
从姜爷爷和姜奶奶的口中,谢明途和苏晓蔓知道,谢雅知跟娘家的关系一般,她的三哥谢仲启是个不怎么上进的败家子,放以前是个纨绔子弟,现在啥都没有了,家里败了,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可他那手,却始终憋不住,是个怀里揣着一块钱,就能花出上百元的主。
一家子都存不住几个钱,但凡有点钱,都要享受吃掉花掉,家里养着两个男孩,临到这会儿,大儿子闹着要结婚了,他才意识到儿子结婚要钱,问弟弟要,没要着,就找谢雅知要,谢雅知凑了点钱给他。
这也是那个四合院归属谢雅知的原因之一。
“她那个三舅是当老师的,以前在中学干老师,现在瘸了,还不知道干不干”姜爷爷眯着眼睛说起旧事,嘴里喃喃着说道“一晃眼,都快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搞那个运动,他啊,当老师的,学生罢课,他的腿也在一次中被人踩断了。”
听姜爷爷说起这些旧事,苏晓蔓忍不住在脑海里唏嘘,过去的事件中,老师的确是承受压力比较多的角色,还有些会被学生逼着
她闭了闭眼睛,难以想象那些惨烈的画面,谢明途抓住了她的手,下一秒,就听姜爷爷转口道“也是小途他三舅爱凑热闹,他性格比较懒散,一贯对教学工作不上心,对学生也不严厉,平日里不爱管教学生,倒是跟几个同学混的不错,本来这事也不关他什么”
苏晓蔓“”
谢明途“”
姜爷爷叹了一口气,“有个挺好的老老师挨批,小途他三舅就去凑热闹,那天闹得太大了,造成了踩踏事件,他三舅在阶梯上被人绊倒,给挤成一片的学生踩断了腿。”
“后来被送去医院的时候,一条腿已经保不住了。”
苏晓蔓无语凝噎。
看热闹被踩断了腿。
也真是倒霉。
“谢家光景不好的时候,他们一家人才北上投奔了他姥姥娘家,她娘家境况也不怎么好,除了那点仅剩的房架子,别的都没了。”
“他小舅舅生的晚,没享受到过什么,倒是性子朴实,夫妻俩在个国营单位里住着,生了两个女儿,住的单位分房,没跟他三舅住在一起。”
“他姥姥跟着他三舅住,也是造孽,他姥姥之前打电话,在电话里跟雅知说她儿子儿媳不孝顺她,今天又是怎么怎么不顺心了,明天又是怎么怎么不顺心,谢雅知就让她搬出来,来这边照顾她,她这下又不做声了,总归是舍不得自己那两个大孙子”
听着姜爷爷的话,苏晓蔓夫妻俩对老谢家的事情了解了不少。
他们打算上了都后,简单的认认亲就算了,若是人好就来往,觉得不好,不往来也没得什么,两个院子离得不算近,还有点距离。
也没想到这么巧,谢明途他姥姥家居然在都,以前也没听说过,他们俩不知道,苏晓蔓还以为谢家那边都没人了。
结果谢明途还有一串姥姥舅舅表哥表妹的。
也不说他家了,苏晓蔓想起自家也是各种亲戚一箩筐,这个年代还没有计划生育,哪家不是好几个兄弟姐妹的,凑起来乱七八糟的亲戚忒多了。
苏晓蔓的几个表哥表妹她都还认不全,她有个大姨有个小姨,其中她家跟一个大姨的关系不太好,两家人没什么来往,大姨家的几个表哥表妹也不怎么上她家,自然而然的断了联系。
这些个亲戚朋友的,关系都复杂的很。
到了初三那天,苏晓蔓就跟谢明途告别了爷爷奶奶,搭火车北上,他们两人身上挂了大包小包,姜爷爷奶奶手上还提了两包,里面装的都是爷爷奶奶的心意。
穿着一身军大衣的谢明途拽着那大包小包,倒也不嫌吃力,只是形象过分好笑
身材高挑的他哪怕是穿着绿色的军大衣,也丝毫不显得臃肿,身子矫健挺拔,然而他身上揣着的大包小包,尤其是那两个蛇皮袋子
他带的行李比他本人的体积还大
整个人就像是一个装不下了的旅行包,由于东西太多,拉链都关不上,横七竖八的东西冒了出来。
戴着帽子,围着围巾,双手兔毛手套,穿着小棉袄全身围得严严实实的苏晓蔓呵出了一口气,在边上一个劲儿看着他笑,“要我帮你拿两袋吗”
谢明途挑了挑英俊的眉,“不用,蔓蔓在旁边看着我就好。”
苏晓蔓左右瞅了瞅路人,有点心虚“你好歹让我拿两袋轻的嘛,要不然周围人都该说我虐待丈夫了。”
听了这话,谢明途倒是颇为自豪“那是我疼媳妇。”
“虽然我知道不费你什么力气,可我看不下去了,你分我一袋吧,爷爷奶奶给的大包小包太多了。”
“我冷,你让我抱点东西。”
谢明途停步,卸下了一小袋吃的,里面装的是姜奶奶做得包子馒头和烙饼,还有些蛋糕奶糖之类的,他把这袋递给苏晓蔓,“蔓蔓你拿着这个,饿了吃一点。”
苏晓蔓把这包东西抱在怀里,剥了颗奶糖吃进嘴里,又剥了个喂给谢明途,谢明途嚼了下,“蔓蔓听话,自己吃。”
“分你一颗糖给你加把劲。”
两人上了火车,他俩买的是两张卧铺票,东西多倒也放得下,初三上火车的苏晓蔓终于感受到了七十年代的春运,火车上的人可真多啊,来来往往的,耳朵里尽是喧哗吵闹声。
不说别的,火车上最响的声音除了叫卖声外就是各种孩子的尖叫吵闹声,这个年代的人太能生了,到处都是孩子,有夫妻带着一二三四五一连串的孩子,大的还好,小的凑在一起,一个接一个比谁的嗓子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