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鲋之事很快议定,三日后,押解孔鲋前往中原牵头焚书国策,由李信负责落实执行。
反正我们的陇西侯现在已经把中原儒家给得罪惨了。
现在再更加得罪一些。
也无所谓了。
正当李信要告退之时。
国尉屠雎前来觐见皇帝。
三公国尉,名义上的全国军武一把手,实际上算是嬴政身边的总参谋长。
并且。
由于武成侯王翦和通武侯王贲一向非常低调,私下从不结交任何同僚。
这使得现今很多的军武勋贵将领,全都纷纷聚拢在了屠雎的身边。
那么问题来了。
屠雎真有这个资格和威望嘛?
回顾屠雎的履历,纵横家出身,精通兵家、法家,同时深受前任太尉尉缭子的器重!
没错!
屠雎之所以能够继任大秦三公国尉一职,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受到了尉缭子的保举。
纵横家尉缭子,为大秦确立了不少战略方针,已经逝世的蒙骜和麃公等老将,生前能立下那么多的战功,其中都有尉缭子的统筹谋划。
如此一来。
尉缭子保举屠雎,后者自然就能平步青云。
眼下国尉屠雎前来觐见皇帝。
正是专为处置六国余贵事件。
“陛下。”
国尉屠雎微微垂一礼,道:“李相在原齐地、楚地,甚至于燕地,推行一统文字、货币十分缓慢,总有六国余贵从中阻挠。老臣以为,应当对六国余贵采取重法严惩!但凡阻挠国策施行者,皆可先斩后奏!”
国尉屠雎是标准的极端霸道践行者。
他坚决反对所谓的怀柔手段。
六国余贵早已腐朽不堪!
唯有杀出一片新天地!
方能重铸大秦的未来之坦途!
旁侧。
“……”
李信深以为然。
此行前往曲阜走了一趟。
李信现很多郡级地方高官,居然都对六国余贵,如孔氏一族……礼遇有加,多是怀柔拉拢。
当然。
也有可能是薛郡郡守乃外客干才派系,出身中原,所以才显得有些怀柔。
而大多出身关中的地方重臣,往往治理中原地方郡县的手段,都会偏向于严苛。
但无论如何……
李信不想管那么多。
他只知道,他此行亲眼看到的实情便是:怀柔政策,只会让那些六国余贵蹬鼻子上脸,得寸进尺,不知死活!
隐匿古之典籍也就算了!
竟还有人公然阻挠文字、货币一统的国策,这简直是真不要命了啊!
不杀之!
难道还留着那些人过年嘛?
上位。
“这件事,还是在大朝议上再公议一番吧。”
嬴政蹙眉的道:“重法严惩六国余贵,难免牵连底层中原百姓,那些毕竟也都是华夏子民,若是杀得血流成河,先会彻底激化关中和中原的区域矛盾,其次也会让各地叛乱更加的此起彼伏,于我大秦的统治根基是不利的。”
秦国关中加上巴蜀的全部人口是七百多万。
中原人口全部加起来共计两千余万!
疆界就更不用说了。
单论一个楚国,国土疆域就不见得会比秦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