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接下来要说的便是……完善郡县制。
此事涉及大秦国本。
同时还有:待施行完陵邑迁徙制度。
中原百万余贵和遗老遗少全部迁入了关中地界。
那么中原空余出来的海量土地,将以怎样的政策进行分,便成了重中之重。
毫无疑问。
许尚论及后世士族门阀的土地经济,便是要敲定出一个适合大秦当下国情的土地分配方案。
“来,都说说看。”
许尚饶有兴致的道:“夏商周三朝,在分封制和井田制下,都属于【贵族国有经济】,以青铜农具把黔和奴隶绑定在封田之上,倒逼着他们没日没夜的埋头苦干。”
“直至廉价的铁器农具开始涌现,分封井田无以为继,私田却逐渐普及向全民化。九州万民种自己的地,积极性翻倍提高,便代表着生产力也随之大幅度增长!”
“尔后在大秦的郡县制下,军武阶层遭受霸道反噬,进而围绕九品中正制的官僚制度,再于关中产生一批新的门阀士族阶层。”
“那么他们又会产生怎样的土地经济呢?”
……
许尚把之前聊到的推衍脉络,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并把问题又重新强调了一遍。
随即。
李斯抬手道:“夫子,晚辈认为私田化后的第一经济特征,便会造成土地兼并。”
我们的大秦左丞相一语中的!
土地国有化,纵然存在万般不是,似乎也能从根本上遏制住土地兼并。
这究竟是好是坏呢?
土地国有解决了土地兼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嘛?
突然。
扶苏猛的挺起腰杆,道:“夫子,我听一位儒家师傅也说过,私田制会造成民间的土地兼并风起!这于帝国统治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这方面,井田分封的土地国有,具备相当的优势!”
先秦时期聪明人还是很多的。
放开私田制的全民化普及。
势必会造成民间的土地兼并。
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呵呵!你这小儒生,着实有些听风就是雨。”
许尚摇了摇头:“井田分封确实不会出现民间的土地兼并,可春秋共计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便只剩下了秦、赵、魏、韩、燕、楚、齐!”
“这种裂土封疆后,各国频繁互相攻伐,本质上难道不属于土地兼并嘛?”
“只不过从民间的土地兼并,变成了更加激烈的诸侯争霸!”
“正所谓两害相较取其轻,无论如何……郡县私田制都要明显优于井田分封的。”
……
这个世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的政策。
华夏何其之大。
人口何其之多。
难免会出现顾上就顾不了下。
如果必须要选。
那肯定还是郡县私田制,更加符合华夏大一统之共识。
“或许你们还能够想到……若逢天灾,百姓黔未能种出一年半载的口粮,为了避免饿死,他们只能卖掉土地,由着门阀士族低价肆意兼并。”
许尚深吸一口气,道:“可老夫必须得提醒一句,在井田分封制度之下,同样是遭受天灾,百姓黔没法卖公家的土地,那就只能直接卖儿鬻女,甚至易子而食!”
土地国有,解决得了土地兼并。
却解决不了老百姓靠天吃饭的本质难题!
秦国有一条律法。
地方受灾,朝廷不会给予任何的赈济。
原因很简单。
按照大秦律法,有功者赏,无功者不允许拥有任何特权。
于是。
在天灾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