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大明开局救张嫣 > 第36章 四哥怎么样(第3页)

第36章 四哥怎么样(第3页)

“恩师!”

此人正是已告老还乡的韩国公李善长。

这位曾经权倾一时,地位仅次于皇帝的百官领袖,

在目睹这面大盘时,几乎激动得昏厥过去。

许久过后,在众人一番急救之下,李善长长长舒了一口气,悠悠睁开眼睛。

最后倚仗拐杖,转身面向高坐于主位上的朱元璋,激动地言道。

“真是祥瑞至极!陛下!”直至此刻,朱元璋方徐徐起身,携马皇后缓步而下。人群立即左右退避,为帝后让开一条通路。

朱标及时站立在大盘一侧,手指着大盘上诸般细节,向众人逐一解说:“父皇母后,您请看:”

“此大盘周边围绕的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瑞兽,各据正位,面向大盘中央;而在内围,则是九条形态各异、腾跃飞翔的祥龙。”

随着朱标的讲解,众人纷纷聚注目。只见这圆盘之上,无论各类瑞兽抑或是九条祥龙,鳞爪毛无不精细逼真,乃至神态动作,均憨态可掬,栩栩如生。

特别是当朱标轻柔拨动大盘中心那颗浑圆的金黄玻璃珠时,玻璃珠慢慢旋转起来,犹如一轮金色朝阳,冉冉升起。

“妙!妙!妙!”即便朱元璋平素不喜奢华之物,但在目睹如此寓意吉祥且精致非凡的宝物时,亦不由得连声赞叹,接连说了三个“好”字。

随着朱元璋的这三次赞誉出口,周围一群文臣也随之开启了一场滔滔不绝的赞美盛宴。他们称颂大明立国以日月为象,如今九龙捧日,象征着大明朝的永恒繁荣。

一时间,才情横溢的文臣们对这面玻璃圆盘进行了全方位的颂扬,更有几位以急智闻名的文臣灵感迸,一篇借赞美琉璃大盘进而盛赞大明壮美江山的四六骈文脱口而出,引来众人的热烈赞赏。

在这欢庆热烈的氛围中,朱元璋笑得合不拢嘴,他转向朱标询问道:“你说这个大盘是张士诚旧部后裔所敬献的?”

朱标拱手笑着回应:“确实如此,此人家父母在洪武十一年被查出,致使骨肉分离,他为了抚育幼妹,竟以稚嫩之龄勇敢出海,历经无数艰险才得到此宝。”

朱元璋感叹道:“也是一奇人,他父母仅是随从张士诚,并非其子女之过。”“传令下去,免除这二人罪责,恢复户籍。”

“那人现今在何处?”朱标笑着答道:“他留下方此大盘后,说是需在鸡西处理一些事务,完成后便会前来请罪,如今应当不是在北方就是在西方。”

朱元璋点头同意,下令将大盘安置于奉天殿中央,重新设宴。待到万圣节宴会结束,这面琉璃大盘的华贵珍贵及其背后那位洛姓少年的传奇故事,随着参与宴会者的口耳相传,迅扩散开来。

在此后一段较长的时间里,金陵城中最热门的话题,便是关于这面琉璃大盘的种种。随着消息的广泛传播,金陵城中的男女老少,都仿佛亲眼目睹般,对这面琉璃大盘议论纷纷。

金陵城的消息自然也波及到了大明各地,直至远在固原镇的李管家也得知了关于这面琉璃大盘的传奇故事。"

就在故事中那位敢于冒险、深情爱护幼妹的洛姓少年,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带领着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大车从北平关驶入草原之际,一张无形的大网随着草原上的车队逐渐铺开。

然而,这张天罗地网的策划者,在出第一声号令之后,已无暇顾及后续进展,因为他今日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参加童生试。

清晨时分,窦澈手提考篮,独自一人来到贡院门前。此时贡院门前已是人头攒动,考生年纪小至十二三岁,大至三十多岁,年龄跨度颇大。

窦澈作为其中一名十五岁的少年,在这些人中居然还算较为年轻的,可见科举考试对于当时的读书人而言是多么至关重要。

待到曙光初照,随着三声炮响,贡院大门豁然洞开,两尊神情严肃的考兵分立两侧,对每一位进入的考生进行严密搜查。

这一幕让窦澈大开眼界,他难以想象,在没有现代缩印技术的情况下,这些人是如何将整本《尚书》缩写到半个巴掌大小,还有那些与肤色融为一体、不撕下来根本察觉不出的小抄,窦澈心想,若这位兄台改行去做化妆师,或许前程更为广阔,没准还能在江湖上获得“千面郎君”的称号。

等待的过程颇为煎熬,终于轮到了窦澈接受检查。看着考兵粗糙的大手几乎翻遍了他的考篮,甚至连带来的干粮葱油饼都被扯成一丝丝,生怕其中有夹带。

窦澈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任由这些人对自己全身上下仔细搜查。经过一番折腾,窦澈终于步入贡院大门,心中感慨万分。

随着大门关闭,他回头望向远处酒楼的二楼。而此刻,二楼之上,朱棣和朱明月正倚窗而坐,紧张地盯着贡院大门。

今早他们天未破晓便出门了,为了让朱明月能在宫门开启之前出宫,前一天夜里,朱标和朱明月还在东宫的墙上搭建了一个梯子,就是为了今天早晨送窦澈赴考。

“四哥,怎么样?”因距离太远,朱明月只能模糊看到大门关闭。

尽管朱棣也无法看清具体情况,但他仍拍着朱明月的肩膀安慰道:“放心,窦兄已经进去了。现在只需安心等待晚上他考完出来便可,我已经安排人在那边等候。”

一边安慰着朱明月,朱棣一边带着他走向楼下。为了不让窦澈承受额外的心理压力,他们都没有事先告知窦澈。

只是想到科举的艰辛,朱棣心中忧虑重重,趁朱明月不注意时偷偷叹了口气。这只是童生试的第一场,接下来还有三场童生试、院试、乡试、会试,每一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要在千万人中脱颖而出,窦兄要在这条荆棘丛生的路上走到殿试,该有多么艰难?

在这深深的忧虑之中,朱棣并未注意到,有一个包裹严实的人影从他身边擦肩而过。当这个人影登上二楼,恰好坐在了朱棣刚才的位置上,此处正是观察贡院的最佳视角。

“刚下去的那位可是燕王?”此人低声询问,同时慢慢解开蒙面的布巾。当他露出真容时,赫然是郭桓。

在他身旁,替代李管家站在这里的,是一名稍显富态的中年男子。此时,胖男子恭敬地弯了弯腰,禀报道:“老爷,刚才那位确实是燕王殿下。”

郭桓皱眉,凝视着远方的贡院,“看来那小子果真来参加科举了?”近日郭桓反复思索,夜不能寐,始终对窦澈存有疑虑。

尽管窦澈近期大张旗鼓地准备科举,但郭桓生性多疑,总以为这只是幌子。直到今天亲眼看见贡院大门已牢牢关闭,郭桓这才彻底放弃与窦澈的针锋相对,转而一心投入科举正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