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倩正埋头苦吃,听到外公的话,停下来,抬头去看外公和小舅。
苏小舅看着她,给她解释:“没事,你外公是不放心你。我们看你这个劫是过去了。可自家人看自家人,有时候怕不准。我们再去找个人掌掌眼。”
姚倩点头,又问:“那南乡是在哪里?”
苏小舅:“过了县城,还要往南边去。”
苏外婆看着外孙女吃得欢,又悄悄夹了两粒竹蛏肉,放到姚倩的碗里。
姚倩端着碗想躲开,已经迟了:“外婆,我碗里多着呢。您自己吃。”
苏外婆:“我老太婆吃什么都一样,你正长身体,多吃点。”
姚倩耐心哄外婆:“外婆,阿宗他很有办法,这些东西缺不了。您自己吃,别再给我了。”
面条劲道,竹蛏和花蛤稍微烫熟去壳,只留下肉,用葱花爆香,用来做了面条的浇头,面条的汤是烫花蛤的水,无比鲜美。
这些带壳的海鲜原本都要泡上一阵子,吐吐沙子,可这些竹蛏花蛤是昨天大弟他们捡的,在那瓦缸里,用海水泡了一个晚上,沙子早吐干净了。
众人都埋头吃得喷香,姚倩带来的那个干饼子,被永乐表哥掰碎了,泡在面汤里,很快下了肚。
住在海边的渔业人家,至于缺了这些东西吃?
那还真至于。
苏家吃亏在没有半大孩子。
大人们都有人盯着,除了大队里分下来的东西,海边东西不能随便捡。这些海边自然生长的活物,可都是属于集体的,个人去挖去捡,就是挖集体的墙脚,那就是犯错误!
家里有孩子的,就不同了。
孩子们又没有专业的工具,任凭他们去挖,能挖多少?再说了,大人们总有事要做,都要忙着挣工分,哪会时时刻刻盯着这些半大孩子?
孩子们没人盯着了,那不管怎样,多少都能挖到一些。
姚倩记得,再过个几十年,这些海边的滩涂,都被个人划片承包了,可那时候海里的东西也变少了。
她前世闭眼之前,还听说上面要出政策,以后要推出休渔季,让大海休养生息,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反正现在海里东西多,是真多。
吃完一顿饱饭,姚倩想着告辞,她还要去西岭捡上几根柴火,带回家里交差。
苏小舅喊住了她:“倩丫头,别忘记去南乡那事。咱们赶早不赶晚,小舅明天就带你去。你自己想想,怎么跟家里说。”
苏外婆忍不住交代:“倩丫头,你把事情告诉你妈,让她去找理由。”
苏外婆嫁给苏外公,年轻的时候也是读书识字的,为人也有点迂腐,不想外孙女小小年纪随便说谎。
可是她一个小姑娘,出去一整天,意味着姚倩一天不能帮着家里干活织鱼网了,这事姚老太太能答应?
所以,还得是苏怀兰想办法。
姚倩应了,辞别了外公一家人,准备往西岭走,临走却被小表哥喊住:“倩倩,你把家里柴火拿上几根,路上捡了再添上,不然你耽误的时候长了,你家老太太该骂人了。”
听儿子这么说,小舅妈没二话,扯住姚倩就去柴火堆旁:“来,这几根大树枝还没劈开,就拿这几根,回去也能交代了。”
柴火堆底下,好像还团着半截渔网,姚倩看到,便扯了两下,问:“小舅妈,这个渔网还有用吗?能给我带回去吗?”
渔村人家,半截渔网并不少见,大队里真正下海的大渔网,那都是几十米上百米的。这种半截渔网多半都是废弃的,留下来剪开网在鸡窝上面,防止鸡飞出来,也防别的小动物进去偷鸡吃。
小舅妈自然同意。
小舅听到她说这个,又忙提醒:“倩丫头,你家东边那林子,过去可要小心。别贪心。”
姚倩应了知道。
麻绳上捆着几根大树枝,系在腰上,姚倩慢慢往家里走去。
上一世,她被烫伤,很少出门,也知道外婆他们总想法给她送东西,可总隔着些什么,没有这一世亲身体会来的更温暖!
走到半路,遇到大弟来迎她:“大姐!我可算接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