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红楼我是贾琏笔趣阁免费阅读 > 第400章 贾氏实学初亮相(第2页)

第400章 贾氏实学初亮相(第2页)

贾琏次退出所谓的实学,摆出一副开山祖师的姿态,影响的不仅仅是京城,而是整个大周帝国的学术界。

学术界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各种学说就很多。理学就不说了,目前还是官方的显学,心学的影响力很大,王阳明被称为圣人的。心学又分了很多派,把精致利己玩到极致的泰州学派,还有事功派,甚至还有李贽这种在当时被看做离经叛道的主。

如果是正常的历史呢,清朝入关后,刀架在脖子上,敢于反抗的都杀了,剩下的都是奴才。

这个时空的大周,虽然依旧选择了理学为显学,依旧推朱熹为半圣,但对于其他学派,并没有太大的限制,只要不造反都好说的。

民间乱七八糟的学派有点多,真正有影响力的,还是理学正宗,王氏心学。青云书院和事功派这一类,其实不算是学问,而是政治立场。

像什么泰州学派,一度还算有影响力,后来被本朝太祖打击了一句:皆利己小人。

从此一落千丈。

贾琏的贾氏实学,在诸多民间学派看来,这就不是离经叛道了,这是倒反天罡。

什么实用之学,学以致用。什么研究天地万物的道理,看把你能的。今天你敢开宗立派,明天就敢惦记进科举,后天就敢在儒学的头上拉屎。

这个绝对不能忍,一定要出重拳,狠狠的打击。

京城的其他报纸开启了冲锋陷阵,上来就是“圣人门下叛徒”的帽子。也有高喊“欺师灭祖”,要人人得诛之的。

如果看他们写的文章,怕是贾琏明天就该拉到午门斩示众了,以谢天下了。实际上也就是报纸上叫的凶,官场表示情绪稳定,冷眼旁观。

从京城开始,该事件的影响力沿着运河快南下,进入两江这个文华荟萃之地后,才算是真正的引爆了一颗大雷。

贾氏实学的说法,真就是激怒了江东鼠辈们。

就是,你凭什么啊?江南富庶之地,多少书香门第,多少累世簪缨,你个勋贵出身的贾琏,凭什么敢开宗立派?

各种喊打喊杀的声音,从江南开始,向北蔓延。

但是话怎么说呢,有反对的,就一定有支持的。

大周的学术环境还算宽容,你既然反对,请拿出论据来。

这么说吧,一些现在得志的所谓文坛领袖,自然是要对贾琏喊打喊杀的。但是很多不得志的文人呢,一看,哎哟,这个是新玩意,可以搞!

然后为了点曝光度,主动跳出来跟得志者对线。你说贾琏该死就该死,还要官府干啥?还要朝廷干啥?

总之事情闹的很大,贾琏的学堂还在筹备状态,从金陵到京师的运河沿线,先吵翻天了。

其他交通不便的地方呢,吵起来要晚一点,比如湖广,自然是从两江沿着长江赶过去。

像山西、陕西这些省份,学术界没啥影响力,当然也会吵,动静不大。

京城的报纸上,贾琏以《民生报》为阵地,开始跟一些文人对线。

贾大人这一次可谓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不用小号了,直接上真名。

【什么儒门叛徒,明明是后来人曲解了圣人的意思,请问贾氏实学的主张,是否合理合法?倒是某些人,曲解圣人关于礼的理解,搞出所谓垂拱而治,奔着虚君而去,这才是大逆不道,该杀!】

【格物致知的正确含义,尽在实学,通过观察实验,找到事物的原理,何错之有?】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呵呵!圣人之言被后人歪曲的还少么?西汉杨朱之学,就是典范。东汉还有阅阀,垄断学问。对别人喊打喊杀的结果,就是被外来的和尚杀的溃不成军。二程朱陆,重振儒学,后人却不争气,就出了个王阳明。做学问的不能与时俱进,迟早被淘汰,不是被贾某淘汰,就是没新的外来和尚淘汰。醒醒吧,天下人!世界很大,学问很多,要兼修并蓄,博采百家之长,常出常新。】

【问题我提出的,谁能给出正确答案,解释不清楚就要喊打喊杀,请问贾某犯了哪条法律?今天做学问不如别人就诬告的人都是法盲,诬告是要反坐的,现在别看你跳的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总而言之,贾琏是绝对不承认【儒门叛徒】这个外号的,不但不承认,反而倒打一耙。

贾琏的目的非常明确,通过辩论,先把名声打出去。接受不接受的,先放一边。

关键有个问题很要命,就是理科的内容,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完全不存在模糊的边界!

同样一篇文章,有人叫好,有人臭骂。但是一千克的水,你总不能说他是半斤吧?

还有一个关键点,贾琏搞有奖征答出的题目,全是摸得到看得着的,身边随时可见的事情。

这个在民间的反响就很好,好些普通人家的孩子,拿着报纸剪下来,回答问题就算不对,只要沾边了,也有机会中奖的嘛。

所以,别看文化圈的人叫喊的嗓门很大,在市井之间,真的没啥影响,报纸都卖不出去几份。

反过来呢,贾琏不是在宣传造反的言论,官方也无法给贾琏定罪。民间一些读书人,智商不差的,都能看出来,贾琏说的东西是真的有道理,是说得通的。比如水的三种形态,这就是确实存在的。那么,贾琏关于三种形态的温度说,就是能站得住脚的。

结冰的水为零度,沸腾的水为一百度,没毛病。

还有就是各种实验,两个重量不同的球,居然同时落地。这个就很震撼!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