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山没做肥皂,一直待在灶房和他爹准备明天摆摊需要的东西。
今天的出摊后,他现自己之前想的方向都是错的。
出来服徭役的确实不乏几个有钱人,但大部分都是周围村子穷苦出身的。
这些人购买力非常小,那些量少而味道好的东西对他们吸引力不大,他们追求的是便宜还要量大,简单俩字:顶饱。
骨汤米粉虽然好吃新鲜,对他们来说却是华而不实的东西,不在他们选择的范围内。
因此,要想做这些服徭役的人的生意,骨汤米粉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赵小山想了想,觉得猪下水的生意更可行。
这一天晚上,赵小山在老爹的帮助下将上午买的那些猪肠猪肺处理干净,切成小小的肉丁,和白菜萝卜烩在一起炖了一大锅。
他决定了,明天的地摊增加新品种:盒饭!
没错,量大管饱的盒饭才是最受民工欢迎的。
饭用最便宜的杂粮饭,菜就是猪下水炖的大杂烩,再配点自家腌的小咸菜,外加一碗骨头汤。
这样的搭配,成本不高价钱不贵,有肉有菜还有汤,绝对能满足客户的需要。
如果有不差钱的,他们随时可以再烫米粉进行售卖,两不耽误!
一口锅不够,只能将自家做饭的搬了下来。
泥炉子也要另外再添置一个,赵小山拿上两捆米粉,去族长赵来庆家借了一个。
木桶也不够,赵小山朝二黑子家借了两个,一个用来装杂粮饭,一个装炖菜。
这次二黑子娘没再多说什么,虽然儿子和赵小山天天瞎跑,但也带回来好几个大钱。
这时节,家里除了卖粮能换点钱,是真没什么进钱的渠道了。
赵小山忙活了一上午,准备差不多了,便再次和赵老爹踏上行程。
对于他又增加了‘盒饭’这一业务,赵老爹没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他现在给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确——儿子的小跟班!
要说赵来福这名字没白起,是个真有福气从不操心的命。
小时候他爹赵老爷子在外面跑单帮不怎么回家,但每年都能拿回来钱,那时候他日子过的很是不错,乃古仙村同辈人羡慕的对象。
只不过后来他娘病倒了,赵老爷子不得不回来给媳妇儿治病,没几年的功夫,家里的钱没了地也卖了,他娘却没救过来。
就在他的日子陷入谷底,快要过不下去时,刘氏嫁过来了。
对于这个风雨飘摇一穷二白的家来说,刘氏的到来不仅是来了一个能生儿育女的女人,更是一个能干活挣钱的壮劳力,为赵家撑起了一片天。
老马说的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家里谁挣得多,谁就有绝对话语权。
刘氏一来就以壮硕的身躯和强悍的体力迅成了家中诸事的实际领导者,赵来福不需要做决定,媳妇儿说啥,他跟着干就是了。
刘氏出去干活,他就在家做饭,他还爱做饭,看刘氏吃的香,他特别有满足感。
小时候他听爹娘的,后来听媳妇儿的,他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现在儿子大了有主意了,他就听儿子的。
有人说他窝囊,他却从不觉得这是啥丢人的事。
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每天能牵着老牛跟儿子做点小生意,家里有点进项,这便是顶不错的日子。
人各有志,天塌了有高个的顶着,他只需要猫在下面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