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话就说,自己觉得她和《冬暴》主角气质极为适配。
又说,《冬暴》是一部从制作、剧本到内核都和之前国产电影有着重要区别的电影,如果她能加入,既是为文艺电影在电影行业的上升之路做一份贡献,也能为她走上电影之路添砖加瓦。
很光伟正很具有爱意的一种说法。
可惜,孔黎鸢当时对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兴趣,她连自己都不爱,怎么会因为如此大爱去做一件事?
于是方墨又一声苦笑,连抽了好几根烟,最后把烟头一砸。
很干脆地说,这个班底是她好不容易才凑起来的,圈内人听了她的事躲她还来不及,没人愿意和她合作。
现在只差一个合适的主演。
可合适的主演为什么又会是孔黎鸢?一个只是在老电影中露过一张脸的她?究竟合适在哪里?
孔黎鸢停下离去的步子,“你为什么要找我?”
方墨坦诚地说,“我说了你的气质跟我要的感觉很像,真的。你可以先看一下剧本,有兴趣的话来试一下镜,我相信你试完镜自己也会觉得惊讶的,只要成了我们马上就可以开拍。而且我们不搞这个圈子里的那几套,不炒作不让演员给投资方陪酒陪饭,你只要来,如果试镜成功,然后就待在剧组拍戏就可以。”
孔黎鸢又问,“难道不是因为我是孔宴的女儿?你们有可以宣传的噱头?”
方墨苦笑,“你有没有看你在毕业典礼上的公开影像,说实话你们学校那个镜头真的很次,没把你的脸部优势拍出来。
其实你这张脸真的很适合大荧幕,不拍电影很可惜,你要是来拍《冬暴》,我保证你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孔黎鸢。”
她全程没提及孔宴这个人。
孔黎鸢选择了相信,相信了这个因为谩骂潜规则而销声匿迹的女性导演。
某种程度上,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没什么可破坏的。
于是飞回国内去试镜,方墨和编剧对她的呈现似乎都十分满意,甚至将还没定下的女主角名字直接定为“李弋”。
黎鸢,李弋,中间似乎只差一只飞鸟。
直到二零一六年六月份,《冬暴》正式开拍,孔黎鸢在自己的腰上纹上一只红色飞鸟,真正成为了李弋。
尽管《冬暴》拍摄过程遇到不少问题。
譬如原有的剧本过于依托现实可能无法过审,方墨便改用极为荒诞怪诡的手法来隐喻。
譬如拍到中途预算还是出了问题,孔黎鸢看着每天在片场急得抓头的方墨,眼看着方墨死咬着牙不妥协,不愿意让新来的投资方加他的小女儿进来,孔黎鸢自己给《冬暴》加了一笔投资,用的是姜曼留给她的一部分钱,金额并不多,但至少可以解剧组的燃眉之急。
但最后的成片比预料的效果还好。
方墨在庆功宴上大喝一场,满面春光地拍着编剧的肩,甚至连那花白的头好像都长出了新的黑。
孔黎鸢结束这场拍了一整年的《冬暴》,在二零一七年的六月,回到了加州,经历一场如梦似幻的旅途。
再回来的时候,她接下了《蓝色书本》,来到了重庆,成为了压抑而割裂的张玉。
一场电影通常只持续两个小时,却都装载着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精彩纷呈的人生。
里面的人通常活得很精彩,作为电影里的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演员需要完整经历她们的贪嗔痴恨爱恶欲。
所体会到的,也远比观众在电影院看到的那两个小时,要有声有色得多。
有时候孔黎鸢想,能当这些电影里的人,活过一次又一次,比当孔黎鸢自己好多了。
“我没有顺任何人的意。”
那天夜里,孔黎鸢从理店门前站起来,双手插在软袄的兜里,在重庆铁轨的震动声里,漫无目的地走,对卡成一张模糊图片、面目狰狞的黎桥说,
“做事情不是就要做到极致?”
后来,她果真在电影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比起在现实生活里“完美”地活着,她更希望自己在一部又一部电影里,有缺点、有“污点”,但却也极致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