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皇帝的仁慈助长了他们想青史留名的想法,所以这些个文臣是一个个不怕死的往前冲,这让朱瞻基很苦恼。
对于这些文臣朱瞻基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打了他们反而让他们开心,留了一个不畏权势的好名声,不打他们的话,岂不是默认了自已的行为不合礼法!更膈应人。
随着内阁权力的增大,文官地位提高,让朱瞻基对于这些“喷子”都避让三分。
而除了文臣以外,宦官也是皇帝经常能接触到的一个群体。
在皇帝的心里,宦官可不是坏人,他们乖巧听话又善解人意。
因此朱瞻基想到了利用宦官去制衡这些文臣,以确保权力的天平能够重新平衡。
当然,在宦官加入皇帝阵营前,必须先解最后一个问题,那就帮宦官们扫盲。
于是内书堂就这样成立了!
朱瞻基成立内书堂,并不是简单地开了个扫盲班,而是对太监们进行了系统化,全面化的教育,毕竟他想要的可不是单纯只会认字的小太监。
所以当时无论从学习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是一比一按照私塾模式进行教学的。
师资力量也是相当雄厚,首任教席就是内阁大学士陈山,这种档次的老师远超当时的大部分书院。
就这样,一批批年幼聪慧的小公公们,在通过层层筛选之后被送进了内书阁。
在那里,小公公们因为学习而挨打是家常便饭,而各种高强度的体罚,让内书堂里的学生们不得不日以继夜地埋头苦读,那是真的用命在学习。
但是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能够被选入内书堂读书的小公公,在宫里那可是拥有崇高地位的。
其他的宦官如果遇到他们,必须拱手行礼以示对读书人的尊重,而作为内书堂上级部门司礼监的地位,也在所有内廷人员的心目中,开始慢慢发生了转变。
在结束了整个学习阶段后,那些成功毕业的小公公们,表现得最为优异的,更是会被派到两个了不得的地方,第一个司礼监文书房,也就是处理各种公文的地方。
类似于外庭机构的翰林院,文书房里你要是干得好,过个几年或者十几年,就有可能荣升成司礼监秉笔太监,成为掌印的候补人选。
平时内阁将国家大事处理意见用票拟的形式交付皇帝,皇帝加上自已意见或者让宦官代为批红。
而批红权多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他们是皇帝处理机务最为贴近的助手。
第二个地方就是去东宫陪太子读书了。这个岗位更不用多说,好处多多,毕竟一旦太子登基,就会鸡犬升天,水涨船高。
至于是走文书房这条路,在本朝就出人头地更有前途;还是做太子伴读,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更为靠谱,这就要看这一任皇帝能活多久,太子能不能坚持到登基了。
总之司礼监这个部门的人,无论你是哪条路的人,最后只要成为了天子身边的大红人,那都是自已家的崽,没有任何分别。
司礼监基于内书堂还得到了另一个好处,就是与内阁之间生出了微妙的关系。
因为内书堂的老师,大部分是由大学士牵头翰林院任教的,所以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和内阁其中的一位阁老,可能曾经在十多年前还是师生关系。
在明代,历任内书堂的六十九名教席中,最后成功入阁的人数就有十九人,我们耳熟能详的徐光启就是其中的一位。
而曾经的师生关系,还成为了内廷与外廷之间合作的桥梁。
司礼监也正因为与内书堂的上下级关系,被连带着超越了内官监,并逐步将许多重要的职位收到了自已名下,从而一跃成为了许多部门的领导者。
而宦官的问题最初是出在一个叫王振的人身上的,王振进宫前曾是朝廷学官,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算是衣食无忧,他有老婆有孩子。
生活虽美好,但也有不称心之处,王振一直未能中举,他不想就这样碌碌无为的过完一生,但一时又没有什么门路能改变现状。
如果说朱瞻基不向宦官普及义务教育,那么王振真的就只能这样碌碌无为的过下去了。
朱瞻基为宦官们招聘老师时,王振一狠心就净身入宫做了内书堂的教师。
在宫里,王振混的如鱼得水,很快名声逐渐大到朱瞻基都开始关注他,并把他派去侍奉太子朱祁镇。
其实直到现在朱瞻基设立内书堂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错误的决定终究是错误的决定,他的后代最终替朱瞻基的失误买单了!
因为朱瞻基死的实在是太早了,他死后发生了差点送整个大明朝的事件——土木堡之变。
不论哪个历史记载,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都是王振,这也让设立内书堂的危害效果立竿见影。
不只是朱祁镇的教训,明朝的皇帝还有很多残酷的教训,到后期宦官权力已经不是文臣集团可以抗衡了。
本来宦官就掌握着东厂,再加上拥有批红权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两者身份叠加在一起,说是权倾朝野、只手遮天也不夸张。
作为教宦官读书的开创者,朱瞻基能够控制宦官行为,但朱祁镇和他后来的那些皇帝,经常不理朝政,放飞自我。
某些宦官开始乱做主张,而下面的文官想要告发的话,奏折走不到皇帝的手里手就被宦官所拦截,这让宦官们的行为更加的肆无忌惮。
又因为明朝的皇帝大多数寿命不高,这样也就造成了新皇帝继位之时年龄偏小。
小皇帝年幼,每天接触到最多的就是这些宦官,宦官们的花言巧语加糖衣炮弹让皇帝对他们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最终朱瞻基调整平衡的天平拉向了宦官一侧,宦官之祸也因此到来。
朱瞻基设立内书堂本来只是为了制衡文官的权力,谁料又培养起另一股势力——宦官集团,宦官之祸也是从内书堂设立开始的。
朱元璋当初严禁宦官参与朝政,却还是没防住子孙后代,最终,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