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东宫福妾清穿TXT百度 > 88 夜游(第2页)

88 夜游(第2页)

被压迫压价的盐场灶户、被迫食用加高劣质官盐的百姓、禁止不绝的私盐泛滥,这些全都在侵蚀盐业的根基。程婉蕴看过电视剧,所以知道这制度最多就到乾隆朝了,也就再吃几十年红利罢了,嘉庆时官盐已经全面滞销,两淮地区八成的人都在偷偷购买私盐。

当然官盐价格居高不下,也不能光怪盐商,瞧瞧今日那些盐商、官吏、官商女眷之间多么融洽、友好,盐商们又是怎么挥金如土地“伺候”主子的?

这样的场景只怕日日都在上演,盐商不抬高盐价,根本满足不了官吏层层敲诈勒索。程婉蕴是歙县人,所以很清楚办理一个行盐的“营业执照”有多难,官府明面上规定只要一二千两,但里头手续繁杂,可不是一个部门、一个窗口能办得完的。

听到这里,是不是觉着十分耳熟?

后世也是大大领导了,才开始做什么"线上办”、“一次性办完"的改革。在程婉蕴小时候那个年代,要去窗口办什么业务,不请办事人员吃个饭、塞点小红包,那都是一拖再拖很难办成的,但幸好后世的大大,很有治贪腐、自我改革的决心。

如今办事又简单了起来。

但在清朝,想要办一本盐窝子,每层官吏都要敲诈勒索一次,说是一二千两的手续费,最终没个几万两下不来台。而且办下来以后,除了这本营业执照规定要缴纳的课税之外,每年要缴纳的各种杂费高达92种!

什么窝单费、请单费、照票、引目、护照、桅封费,水程费,你的盐场生产完盐,各院司监要批五次公文,你运盐到港口,要给停船费、船位费、装卸费,去交税要给各衙投文费,盖章要给烙印编号费,走运河每个口岸要给一次水程费,港口放行要给放行费,名色百出,防不胜防。"

这些杂费加起来,每年就得花费百万两,而真正能进到国库的,不过一个“纲本课税”罢了,其他都被各级官吏吞掉了。所以,卖盐,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卖得起的,人人都以为这些盐商是当了盐商以后才得以富甲天下了,只看到他们过得奢侈,但有没

有可能,他们在成为盐商之前就是各地豪强富户了?

官盐这种东西,普通小商人乃至于小官是绝对玩不转的。

所以为何各盐商都拼命供家族子弟读书?为何他们年年都要回家乡建书院、非常重视教育,为何说盐商不仅促进经济发展,还促进了扬州文化繁盛?为何程世福这样傻、这样穷,吴家也要把嫡女嫁给他?是因为他们打不过,只能加入啊!

家族里没人做官,这样一套下来,一个盐商用不着两年就能破产。

所以,如果就这样放任不管,等到几十年后,盐业衰败、国家收不上税、各码头数十万船工也近都失业,不仅仅是扬州,整个大清都将面临进退失据的局面。

嘉庆不得不改革盐务、下狠手整饬江南湖广大吏,也是因为盐业作为大清这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再不革,就要拖着整个国家糜烂垂病了。但他整饬又整饬、弥缝又弥缝,而银价愈昂(随着工业革命,西洋渐渐开始限制白银流入清朝,华夏不是产银区,全仰仗进口),私充愈甚,官销愈滞。

因此,盐政不仅仅关系到扬州一座城市的兴衰,还关系着千干万万人的饭碗口粮,这不仅仅是老百姓的事情,直接威胁的是整个朝廷的统治。

果然,太子爷比她聪明得多,她能凭借后世而知晓的事情,太子爷却经一袋盐便窥见了利弊,比她想得更明白。太子爷沉思的时候,下意识去看远处江面上的大船,这扬州的码头,如果没有盐运,这上头有多少船工、盐商要破产?有多少条船从此搁浅?在扬州,盐政就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包括朝廷。

从这个角度点醒太子爷是最好的。

虽然这样把他从繁花如锦的扬州里拔出来去看里头的污糟很残忍,但……程婉蕴低头去看德柱手里拎着的那一包盐,她的本意其实很小……她想让老百姓能吃上便宜又好的盐。也希望盐商能当个好盐商。后世的盐都只要一两块钱,清朝的盐,竟然要三百块?这和苔湾的鸡蛋有什么区别?

程婉蕴想到后世的烟草,这玩意也算养活了半个兔朝的军工啊…。…

有阳光就有黑暗,程婉蕴想到她以前和某国企对接的时候,就发现他们某项“专款”根本用不完,这些专款又被制度规定不能挪用别处,于是他们就想出了花样百出的理由去花这笔钱,比如办这个项目的专项培训,但就不在本地培训,今年海南明年西安后年杭州,全国跑。然后还要办交

流会议,也是到处去办,办的地点专门选那些风景秀丽的城市。

然后又为了培训聘请专家、老师,这些人与他们都是关系极好的,培训费到专家的公司转一圈,明面上货比三家、审批手续齐全,还开正规发票,实际上专家公司开票会多收13的税点,然后这个税点专家没要,而是底下换成现金给了这板块的负责人。

之类的手段,太多太多了。后世都无法杜绝,水至清而无鱼,古代盐运这种大肥肉,自然没办法有人可以拒绝。

朝廷不能没有盐商、也不能没有盐税,但均衡盐价其实是可以做到的,虽然治贪腐“永远在路上”,但设计个笼子,让这些贪官在笼子里跳舞,就像后世的“八项规啶”一样,否则乾隆败光家底以后,可怜的嘉庆朝立刻就会面临财政危机,课税收不上来,盐卖不出去,全年税收直接砍半,到了道光,就再也抵挡不了殖民者的脚步了。

扬州多巷,巷子又四通八达、幽深寂静,程婉蕴与太子爷心里装着事情,因此在一条青砖雕刻,丝毫不显山露水的小巷子里被人叫住,都不知道这人是从哪里蹿出来的。

那人应当是个年轻人,身量不高,侧身紧紧贴在墙壁上,他背后就是另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只要情形不对他立刻就能转身逃跑。

这人带着斗笠,低头看不清脸,身上穿着细棉布衣裳,但手粗脚粗,一看就是个过多年干苦力活的人,只听他压着嗓子发问:“你们是不是要买盐?我手里有便宜不掺沙子的好盐,你们要不要?上好的粤盐,只要40文一斤!"

程婉蕴:"……"

胤初:"……"

程婉蕴简直忍不住对他生出一点怜悯了,到太子爷跟前卖私盐,这这这……但这个价格真的很香啊!若是平头百姓,肯定会忍不住买的。

德柱也默默收回了放在腰间的手,他腰带里藏着一把匕首,他还以为是劫道的呢,没想到是个跑来撞运气的私盐贩子。他扭头望了望巷子口,心想,他们恐怕一从盐铺出来就被盯上了,这人肯定还有同伙帮衬。

“我们已经买好盐了,不用了。”胤仍的眼睛落在他的手上,这是一双肿胀发白的手,是盐场里的灶民最常见的手,长期煎煮盐水,手上的皮都会被泡烂……这人是灶户。

所以他开口便是拒绝。

灶户过

得苦,胤祸不忍心追究了,但回头是一定要去两淮盐场走一走了!

谁知,听他这样说,那私盐贩子竟然不放弃,反而冷笑道:"不是我说,您啊,回头仔细筛筛您手里那一斤青盐,里头能筛出半斤盐来,都算不错了!我这一斤可是实打实的盐,您要是信不过我,咱们可以当面过筛,还只要四十文。”

胤仍悠悠地叹了口气。

程婉蕴眼睛一转,扯了扯太子爷袖子,做出一副心动的模样:“那我们也买一斤试试,若真如你说的,再找你多买些,可好?若是你骗我们怎么办,回头上哪里找你?"

"行,只要一斤?不多囤些?"

“先要一斤,万一你骗人怎么办?至少买官盐的,人家铺子在这跑不了。”

那人一边解后背的盐袋子,一边大声冷笑道:“这话一听就知道是外地人,那些盐狗就是卖你三百文一斤沙子,你也不敢多嘴,难不成还真的敢去找他们理论?哈!那明儿你家老爷就得去衙门大牢里拿银子把你赎回来了!”

这人语气很是偏激,好像和盐商有深仇大恨一般。

那盐贩子走上前交货收钱的那一瞬,德柱如同鹞鹰扑兔,猛地冲上去,一个扭臂就把这盐贩子扑倒在地,那盐贩子头上斗笠在挣扎中脱落,程婉蕴与太子皆愕然。

虽然脸晒得很黑,但这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才是个半大孩子,顶多不过十五六岁!

谁知道出去夜游扬州,竟然还抓了个私盐贩子?

但太子爷没虐待他,给了他一间屋子,还让太医去给他看手,程婉蕴让人下了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给他吃,只是让德柱在门外看着他,暂且不许他出来。

程婉蕴与太子这头在头疼怎么处置这小小年纪就贩私盐的少年,另一头,紫禁城宁寿宫内,额林珠跟弘皙也闯了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