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两晋南北朝传05 > 三(第2页)

三(第2页)

门下省的最高长管叫侍中,副长官叫门下侍郎,下面是给事黄门侍郎,主要是侍奉皇帝左右,引导显示皇家威仪,规劝皇帝,建言献策,纠正错误,监督皇帝用药,管理玉玺等职责,相当于皇帝的贴身管家,但碰到国家大事,也会和中书令一起参议。

中书省设置监、令各一人,负责下达皇帝的命令,起草诏书,收集臣下的奏章呈给皇帝,辅佐皇帝执政等。置侍郎有四人,功高者主事,文书诏令,一般是归中书舍人管,由上而下的命令,皇帝一般用制、敕、册等,太子用令,亲王、公主用教,省到州用符,由下往上,用表、状、笺、启、辞、牒。后来中书监撤销了。中书令一般是皇帝信任的大臣担任,跟随皇帝左右,权力大,所以西晋荀勖才会说,夺我凤凰池。

秘书省设置监、丞各一人,郎四人,管国家的典籍图书,领导著作局,收集起居注,起居注就是皇帝每天干的事都要记录。

御史台,长官叫御史大夫,有的时候叫御史中丞,有的时候御史中丞是辅佐御史大夫的,依据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管监督百官。下面有三院,台院,侍御史隶属,殿院,殿中侍御史隶属,察院,监察御史隶属。

殿中省,管皇帝衣食住行等事务的,下面有尚食局、尚药局,尚衣局,尚舍局、尚乘局,尚辇局,大家看名称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了。

司天台,掌管天文,历法等,日月星辰,风云天气之异都要上呈门下省和中书省,皇帝的言行不是每天都要记录吗?最终要将这些信息写进起居注中,一年之后将这些记录送到史馆中去,每年还要负责颁布历书于天下。

太常寺,长官叫太常寺卿,管礼乐,郊庙、社稷等事项,下面设了好多署,太乐署,太医署等。

光禄寺,长官叫光禄寺卿,管吃喝、朝宴啥的,下面有珍馐署等。

卫尉寺,长官叫卫尉寺卿,掌管器械,武器库等,下面有武器署等。

国子监,掌儒学教育等;少府,掌工匠,工程建造等。

宋代:

宋代时对三省还是不放心,因此职责也逐渐弱化了。中书省管日常的民政,宣誓诏令,各部门上奏的奏章、奏请、革新、内外之事。一些相对高级的官员的升降,它也管,还有亲王、妃嫔、官员等的册封也管。六部的一些检察文书还要送门下省去审核。

门下省管审核命令,纠正违法和失误的地方,提交给皇帝奏章,并申请盖皇帝的玉玺,中书省、枢密院过来的一些奏章、文件留底存档,对尚书事六部的一些法律条文等,进行审核校验,如果有问题,就会退回去,也复核大理寺案件,如果认为判的重了,也会预以纠正。

尚书省掌管施行这些命令,付给六部执行,弹劾御史的失职,六部不能决定的,尚书省决断,有所裁决的,送到中书省和枢密院。

使相,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平章事者,都可称为使相,也可以说行使的是宰相之职,但没有宰相的书敕,也就是证明,也就是顶个名头,无名无分。

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一开始,赵普为相,想要给他个副手,但不知道起个什么名,就问翰林学士陶谷,唐朝宰相之下一等是什么官,陶谷说,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于是选了参知政事。但是不当值,不掌印章,不上政事堂,俸禄减半,与赵普差别很大。后来与宰相同升政事堂议事了。有些时候,参知政事废,改为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右丞来代替参知政事的工作。再后来又恢复了。

枢密院掌握举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事。武官、招兵、迁捕、屯戍、赏罚它都管,调动军队,枢密院遣使给降兵府。大事写好文书,交门下省审核,如果给称号,交由中书省命名。后来,枢密院管边事责任重大,就改为了与中书省同议,而这样,二者有时候意见不统一。

宣徽院宣徽南院使,宣徽北院使,总领助部门及太监等名单、郊祀、朝会、供应等,进贡的物品负责检视等。南院比北院要尊,二院各管一事。

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等,掌握制、诰、诏、令的撰写。承旨不常设,凡是立妃、封亲王、立宰相、枢密使等诏书,都有翰林学士院掌管。

观文殿大学士资政殿大学士、端明殿大学士,龙图阁学士、天章阁学士,有资望,皇帝顾问。

外官,因为五代时地方官经常不听中央的,所以一般是让文官来担任知州,设通判来辅佐,相当于副职。县级有县令、县丞、主簿、县尉等。

诸军都统制一开始出征,诸军不相统一,则提拔一人协调管理,不是官称,后来设置御营司,设置都统制。

元代:

中书令,典领百官,参决庶务,一般皇太子兼任,一般也就是象征性的。左右丞相居次,统六官,率百司,下面是平章政事,掌管机务,辅佐丞相。再下面就是六部。

枢密院,照管天下兵甲机密之务。行枢密院,有征伐之事,则设置行枢密院,如果是地方上的,则说某处行枢密院,比如西川行枢密院,江南行枢密院,甘肃行枢密院,河南行枢密院等。下面就是一些都指挥使司、都督府,如西域亲军都指挥使司,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府,照管宿卫、军储等事物。

御史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等,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地方上如江南诸道行御史台,陕西诸道行御史台等。

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防,管的比较宽泛,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都管辖。如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湖广省,就是现在的湖南和湖北,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等,这个时候已经有现在省的雏形了。

宣慰司,掌管军民之事,分不同的道管理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向下传达,郡县有请,则传达给行省,如浙东宣慰司,和现在的地级市差不多。如果边陲有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

明代: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纠察百官,辨明冤枉,为天子耳目风纪。开始时,朱元璋设置三大机构,中书总览政事,都督掌管军事,御史掌管纠察,后来撤掉了御史台,改为了都察院。督察院设左右都御史,下面是左右副都御史,地方上有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各十人,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各七人,陕西、湖广、山西各七人,云南十一人。地方上加都御史或副都御使的,有总督、提督、巡抚、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等。巡抚之名,最早是明懿文太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曾经巡抚陕西,后来永乐十九年,朱棣遣蹇义巡行天下,安抚军民。以后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都可以委派,结束后回京,巡抚停掉。一开始叫巡抚或镇守,镇守官兵,与御史不相统属,以后定都御史巡抚如巡防军务,加提督,如果涉及到多省,事情比较重大的,加总督,如总督浙江、福建、江南兼江西军务,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巡抚浙江等处地方兼提督军务。开始的时候不常设,有事的时候就设,完成了回京就取消,但后来就成了常设机构。从最初的设立来说,巡抚、总督不是地方上的官员,地方官是布政使,应该算是钦差差不多,他们对皇帝负责,只有参官员的权利,不能罢免地方官员,因为他们和地方上的官员不是隶属的关系,只能提交奏折让皇帝等决定,但一般皇帝会准奏,毕竟皇帝信任,只是到了后来,常驻地方,才成了地方官。

通政使司通政使掌管内外章疏复奏批驳之事。凡是下面有陈情建言,申诉冤枉,或告不法等事,以章奏闻。如果天下臣民信件密封的,在公厅打开,誊写副本,然后奏闻。

朱元璋还设置了衍圣公,孔氏世袭。是正二品,洪武元年授孔子五十六代孙孔希学袭封,管书、典籍等,授孔袭大为曲阜知县,此后由孔氏世袭,后来清代入关,有样学样。

清代:

总督、巡抚:总督从一品,上马管军,下马管臣,一般是管理几个省,综治文武,察举官吏,管理边疆大事。巡抚是从二品,抚安齐民,宣布德政,修明政刑,改革利弊,考核官吏,和总督一起依诏行事。一开始,督抚都是由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右佥都御史等兼任,也就是由监督部门的官员兼任,也是到地方上考察官员的,后来就放开了,有贤能的人都可以任。山东、山西、河南等省专职巡抚,但没军事权,要管军事,会加提督的官衔,如山东巡抚兼提督。提督掌管军事,听命总督。直隶、四川、甘肃专置总督,官吏归其考核,加巡抚的兼官衔,按例巡抚受总督的节制。

内阁,内阁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各一人,国务大臣十人。总理大臣掌管参议机要。

外务部咸丰时,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命恭亲王奕xin领衔,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条约签订,改为了外务部,增设翻译官十五人。宣统三年,改组内阁,去掉总理,改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光绪元年,定出使制度,设置分馆,总领事,领事等等,不说了。

就写到这里吧,太多太乱,不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