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句话却将陶勇直接定在了原地,口中不断呢喃。
心中很清楚,李卓是在点自己,在遇到李卓之前,陶勇在竹县做了许多混账事。
他知道,这些定然瞒不过李卓。
“公子,陶某记下了,从今往后定当洗心革面。”
这一刻的陶勇,似乎突然明悟了什么,对着李卓的背影深深鞠了一躬,郑重其事的说道。
李卓没有回头,只是对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听到了。
这次行动,朱冲和万朗均已身死,逆贼也抓了不少,虽然逃走了几个关键人物,收获也颇大。
接下来官府如何盘问他们,禀报上去后朝廷又会有何反应,李卓并无多大兴趣。
晚上,他带着李福环儿,再次到杨百顺一家吃了顿饭,算是告别。
次日一早,在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李卓带着李福和环儿出发,离开了竹县。
花费了五天时间,一口气赶到了海陵府城。
身为海陵府的中心,此处之繁华自然远非竹县可以相比。
“公子,城中好热闹啊。”
虽然这几天他们也是游山玩水过来的,但环儿还是喜欢这种大城市的繁华喧闹。
她不喜欢钓鱼,风景看多了也没什么意思。
“我也不知,不过人好像的确有些多。”
李卓也感到颇为奇怪,街道上人往如织,熙熙攘攘,关键途中所见许多酒楼也是几乎爆满。
“小二,给我们开两间上好的客房,再上一桌好酒菜。”
找了家名为福林客栈的地方,李卓决定就在这休息了。
这几日他们虽然也行走在官道上,但基本没和什么人交流过,李卓还抽空钓了两次鱼,并不清楚海陵府发生了何事。
“哎,公子这边请。”
小二见李卓气度不凡,丝毫不敢怠慢,连忙将他们三人请到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开始放碗筷什么的。
“我问你,近日你们海陵府可是有什么热闹事?人似乎格外的多。”
李卓随口问了句。
小二一听马上露出笑容,连连点头。
“回禀公子爷,他们都是为了叶家招婿而来。”
“招婿?”
李卓有些意外,旋即像是想起了什么。
“你说的叶家,莫非是昔日曾在朝中,官拜礼部尚书的叶平老太公?”
“正是如此。”
“公子,您也知道这位叶老太公?”
环儿见李卓竟然猜出来了,有些好奇的问了句。
李卓笑着点了点头,这些年他虽然一只蜗居在平阳,但他在八岁之前,也曾有过宏图壮志。
借着李通的身份,对朝廷一些人和事还是了解不少的。
整个大庆,能让李卓看上的人物并不多,除了那位四朝元老,两代帝师的大庆相国房振之外。
这位叶平也能算一个。
他写的那部《礼合道记》,李卓认为即便放在地球,也绝对称的上是一部传世经典。
这部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经史子集,更类似于一种百科全书。
从儒,道,阴阳五行,兵法,医卜,地志都有很深的涉猎。
李卓觉的可以称之为大庆的版的《永乐大典》,当然,没有那么多字,也没那么全罢了。
不过这部书却是他一人所作,足以见得此人有多么博学了。
他在大庆也算的上是一个传奇之人,若是活着的话,而今应该有七十岁了。
庆文帝时期通过科举入仕,也并未摘得状元榜眼,在翰林院一待就是将近二十年,平平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