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长公主是王上的逆鳞。只要触碰,就会导致他失去理智。
呵呵,谁能想到曾经那么贤明先王,竟会有这样的一位继承者。
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是没有这么一个愚蠢的王上,他又能如何操纵高句丽的大权呢。
又怎能成为一个权臣呢?
只要是他通往权臣道路上的绊脚石,那么都得被他碾碎。
而一直与他不对付,曾经令他最为痛恨的赵欢之,就必须除之而后快。
想到这里,崔健继续道。
“王上,您还等什么?再晚点的话,说不定那赵欢之就要逃出王城了。”
“若让他逃到大明,那就太晚了。”
“王上,下决心吧。”
高句丽王虽神色阴狠,但真让他真让他下定决心,杀掉自己的老师,那位在高句丽德高望重的大儒,却还是犹豫不决。
“国丈,能不能……能不能把他削职为民,赶回老家?”
“哎呀,我的王上,不能有妇人之仁啊。您忘了汉人的项羽刘邦故事了吗?”
崔健见王上犹豫,不由着急了。
“王上,您可是将来要成为我高句丽皇者的人,更要杀伐果断。”
“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是通往那高高在上的皇位呢?”
当听到“皇者”两个字后,这位高句丽的新王立即热血翻涌,他心中一直有最大的两个理想。
却始终不敢,也不能透露给任何人。
而其中一个就是能成为皇者,让高句丽的疆域,像大明一样广阔。
让四海向他称臣。
所以,当听到国丈提及这两字后,他立即眼睛亮。
“国丈说的对,国丈说的对。”
“只要是通敌卖国,哪怕是本王的老师,本王也要大义灭亲。”
“国丈,派人擒拿赵欢之。”崔健闻言,不由大喜。
“王上英明,臣这就亲自带人去捉拿通敌卖国的赵欢之。”
很快,一件大事震惊了整个高句丽。不是大明的天子,亲率大军,征讨他们。
而是高句丽当世大儒,三朝元老,两代王师的赵师,被当今王上擒杀。
年迈的赵欢之,不堪其辱,撞柱而亡。而他那刚烈的老妻,也殉情而亡。
至于他的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当场被杀。小儿子因为游学在外,躲过一次大劫。
不过,赵欢之其他家族人,则是无一幸免,被以通敌卖国之罪,直接拉到街上砍杀。
这次屠杀的人数,虽是新王所杀最少的。但却是很快,传遍了整个高句丽。
因为新王屠杀的不是其他人,而是他的老师,三朝王师,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赵欢之。
在第二天,各地郡县的士子,纷纷走上街头,聚集在官府的门前,为这位大儒名不平。
而各地官府,似乎早就接到了来自王宫的旨意。
只要参与此次的士子,所有人都会取消其功名。为者,更是被押进大牢。
新王和崔健一干人,以为这样就能平息这件事的影响。
可是他还是忘了一些士子们的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