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并非妖魔,但人们总是相信,只有黑暗能藏得住妖魔。因此,迷信在农村,始终找得到坚实的土壤。
就比如,在云水镇,几乎各村元宵节前后,都会热火朝天地举行一场社公庙祭。
后来,人们逐渐把社祭往娱乐方面带,加入了唱大戏,舞龙灯等节目后。这里面的迷信意味就弱了很多,反而更像是一种祈福。
但唱和庙歌,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节目,因为这关系到新的一年,全村人的运势。
人们从正月十三的下午开始,间断性地会唱到十五日的凌晨。
和歌者多是村里上了年纪的男性。他们轮番上阵,伴和着锣鼓的节奏,拖着老水牛般粗犷的嗓音,一唱一和,意味十足:
唱:庆贺元宵古有因,和起歌声奉神明。
和:(嗬嗬嗬)
唱:大来时衍来,和起门前杨柳栽。
和:(嗬啰啰耶)
唱:杨柳抽条嫩叶,百草生芽运兴隆。
和:(嗬嗬嗬)
……
唱:风调雨顺迎五谷,紫气东来耀四方。
……
在农村,社公庙祭活动基本属于春节狂欢的尾声。人们以虔诚敬畏之心过完它,然后满怀期待地从事一年的劳动。
他们相信,有了神灵的庇佑,这一年里无论做什么事,都必定顺心顺意。
早在年底,村里主事的长者们,已经募集好了款项。村里每家每户可捐钱,可捐米。
正月十三日,是梧溪村一年一度起庙的日子。这一日,家庙内外打扫得干净整肃。成堆的鞭炮,香烛,草纸堆放在墙角里。同时,里面也支起了大鼓,挂好了铜锣。
参与家庙活动的人,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长者,并且都是一种自行为。女性一般负责维持香烛日夜不熄,以及饮食问题。男性主要负责款项收支,物品采买,还有便是轮番上阵,唱和庙歌。
十五日元宵节下午,伴着歌声,村民们6续提着香烛供品,前来祭拜。这时节,梧溪村真个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派热闹的景象。
歌声将会持续到半夜,整个村子,都笼罩在狂欢又庄严的氛围里,让人不免心中雀跃,又肃然起敬。
村里人最喜欢听里正和歌。他老人家和的歌,比其他人更加成腔有韵,余音袅袅。
可惜今年,甚至是从此以后,人们再也听不到老人动人的歌声啦。
晚上,庙内外空前热闹。里面空间不大,容不下许多人。于是,人们进去求一求,拜一拜。过后就围在外面或说说话,或东瞧西望。
春秀奶奶看起来特别享受这种活动。她一改往日沉郁之色,虔诚而欢喜地忙碌着。直到有人问她怎么不见里正时,她才会稍停下来,但眼睛仍一刻不停地四下里张望。
“年一过没两天就病了。哎,人上了年纪,就像被虫蛀空了的老树,朽了。女人应该站西边……喂,小心烛火……”
她一面与人答话,一面微笑着指挥现场。
“听说国栋在外又犯事了,所以年也没回来过。”
”唉——别提啦。“她叹息一声,撩起胸前系着的黑色围裙,往老眼窝里拭着泪。
人老了,眼睛里总是湿漉漉的。何况今日香烛多,烟雾一熏,泪水就往外涌。
雪秀和春秀也站在人群里。兰英一进门,老人就拉她跪拜。
“你难得有空。过来,菩萨面前多拜拜,保佑文仔考个好大学。”
兰英璨然笑道:“婶婶,我就为这个来呢,所以先前就拜过了。”
“多拜拜,好让菩萨记住。”春秀奶奶拖过两个草编蒲团,拉兰英一同跪下。“说吧,把愿望说出来,这样菩萨能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