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议!“
“臣附议!“
此起彼伏的附和声中,朱由检看到刘阁老嘴角微微上扬。
这是在警告朕啊?
短短一日,朝中形势急转直下。原本中立的官员纷纷倒向刘阁老一派。就连几个倚老卖老的元老也开始劝他“以社稷为重“。
而刘府却是夜夜笙歌,灯火通明。
“陛下,“深夜,骆思恭再来禀报,“微臣派人盯着刘府,发现每晚都有不少江南商人出入。今夜,手下擒获了其中一人。。。带入诏狱审问。“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两本账册:“这是从那商人身上搜出来的。一本是给朝廷看的明账,一本是他们私下的暗账。陛下请看,这暗账上清清楚楚记着-漕运二十万两,按三七分账。还提到了盐商。。。“
朱由检仔细翻看着账册,眼神渐渐冰冷。原来这军饷案背后,不仅有漕运商人,竟然还牵扯到了盐商!
看来这个案子,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得多。。。
正当朱由检准备传令彻查盐商时,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地闯入:
“陛下!城外跪满了边军将士的家眷,说是要为边军请命。他们已经在那里跪了一个时辰了。。。“
朱由检快步来到城楼。只见城门外跪了数百人,大多是妇孺老人,有的还抱着幼儿。他们身着素衣,跪在寒风中痛哭:“陛下为何不发军饷?我等家中将士已经饿死了啊。。。“
“这些人。。。“朱由检眯起眼睛。刚刚查到盐商和漕运的账册,现在就有人来闹事,未免太过巧合。
果然,骆思恭很快带来消息:“陛下,微臣查到,这些人中有不少是被人收买的。有人暗中挑唆他们闹事,还给了银钱。。。“
“查到是谁了吗?“
“还在查。不过。。。“骆思恭压低声音,“城中已经有谣言说,陛下重用奸臣,以至军饷被克扣,边军将士饿死。这些谣言传得沸沸扬扬。。。“
朱由检冷笑。这是要挑拨他与朝臣的关系,逼他放弃追查啊。
“陛下小心!“
正说着,一支冷箭突然从城楼暗处射来。朱由检身边的骆思恭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拉开,自己却被箭擦伤了手臂。
“来人!“骆思恭大喝一声。锦衣卫立即四散搜捕,却只看到一具已经自尽的尸体,身上找到一张纸条:“皇上昏聩,重用奸臣,天理难容。。。“
朱由检眼神一凝。青天白日,竟然敢刺杀当今天子,这已经不是大胆两个字可以形容了。
这是找死!
朱由检看着城外哭喊的百姓,城中流传的谣言,还有暗处蠢蠢欲动的死士。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起军饷案这么简单。背后牵扯到的,可能是整个大明朝廷的命脉。
“传旨,“他沉声道,“着锦衣卫严查京城内外,谁在唆使边军家属,还有行刺之人的身份。另外。。。“
他目光如电:“给朕查,查司礼监的动向,还有先帝之死的真正原因!“
【叮咚!】
【系统提示:距离任务完成时限,仅剩五日】
“五日吗?“朱由检嘴角上钩,“朕只需三日,定要这些朝堂蛀虫看看,什么是天子之怒!”
“陛下,各处布置已经就绪。“
御书房里,骆思恭正在向朱由检汇报:“锦衣卫精锐已分批潜入各个要害位置。漕运码头、盐商仓库、各大商铺,都有我们的人盯着。一有异动,立刻就能得到消息。“
朱由检点点头:“账册准备得如何?“
“回陛下,微臣已将这些年来搜集的账册证据誊抄三份。“骆思恭从袖中取出一份厚厚的册子,“这是原件,另外两份分别由张凤翼大人和张都御史收好。就算有人想要毁灭证据,也来不及了。“
“很好。“朱由检翻看着账册。这些天来,锦衣卫从各处搜集来的账目,都被仔细整理过,每一笔银两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
“另外,“骆思恭压低声音,“微臣已在司礼监周围埋伏了心腹。魏忠贤若有异动,我们立刻就能知道。“
“刘阁老府上呢?“
“也安排好了。“骆思恭道,“他府上进出的每个人,都在我们的监视之下。尤其是那几个常来往的盐商。。。“
朱由检站起身,在御书房来回踱步。这一局,他已经布置了许久。每一步都要谨慎,不能有丝毫差错。一旦打草惊蛇,不仅案子会功亏一篑,他这个新帝的威信也会受到动摇。
“陛下放心,“骆思恭似乎看出了他的担忧,“微臣已经设下多重保险。就算有人想要通风报信,也根本来不及了。“
朱由检点点头。是啊,这一战已经准备得足够充分。现在,就等着明日早朝,给这些人致命一击了。
“去准备吧。“他挥挥手,“明日一早,就是见真章的时候了。“
骆思恭躬身退下。御书房内,灯火摇曳,朱由检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次日早朝。
“臣有本奏。“刘阁老例行公事般站出来,“关于边军军饷一事,臣已详细查明。这是户部的账册,请陛下过目。“
朱由检接过账册,随意翻看。这是刘阁老这些日子来第三次呈上这本账册了。每次都是这般笃定的神情,仿佛这本账册就是铁证。
“刘阁老,“他合上账册,声音平静,“朕记得你说过,这二十万两军饷是通过漕运转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