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改口:“是,钦差大人,下官这就处理此事。“
通判见知府如此态度,心中顿时咯噔一下。他虽然不知道朱由检的真实身份,但看知府这般模样,显然是惹到了不该惹的人物。
“知府大人。。。“通判的声音开始发颤。
“来人!“知府厉声喝道,“把通判大人押到堂下好好说话!“
几个官兵立即上前,架住了通判。通判这时才知道害怕,连连求饶:“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朱由检冷眼旁观,并不说话。知府又道:“把那几个为非作歹的恶霸也抓来!“
很快,那几个恶霸也被押了上来。知府亲自审问,这才发现通判和这些恶霸狼狈为奸,在宁波一带为害多时。不仅放高利盘剥百姓,还仗势欺人,无恶不作。
“大人。。。“知府看向朱由检,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该如何处置?“
朱由检淡淡地道:“按律办事即可。“
知府会意,立即宣布判决:通判革职查办,那几个恶霸也被重打四十大板,抄没家产。至于他们放高利盘剥百姓的事,则要他们如数奉还,并加倍赔偿。
这件事在宁波传为佳话。百姓们都说,终于有人替他们出了这口恶气。更有人说,那位年轻公子一定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否则怎会有如此大的威势?
接下来几天,朱由检和田贵妃继续在江南游玩。一路上,他们又遇到几起不平之事。朱由检每次都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出面,用智谋和官府周旋,最后化解了事端。
半个月后,范家来报:“松平等人还在暗中观察天一阁的动静。他们似乎对范家给出的地图将信将疑,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很好,准备回京。“朱由检点点头,“盯好这位松平大人,看看他们还有什么阴谋。“
回到京城后,朱由检立即召来清风:“可以开始誊写永乐大典了。“
清风点头。他在天一阁密室中记下的内容,一直都完好地保存在脑海里。那过目不忘的本领,在这时发挥了巨大作用。
接下来的日子,清风几乎足不出户,专心致志地誊写典籍。朱由检也时常前来指导,两人一边誊写,一边研究其中的奥秘。
这四百余册失传的永乐大典,内容之丰富远超朱由检的想象。其中不仅有历代典章制度,更包含了各个领域的顶尖学问。
比如风水堪舆之术,记载了历代名家对山川形势的独到见解,以及皇陵、城池选址的机密;又如机关术,详细描绘了许多巧夺天工的机关设计,从军事防御到宫廷建筑,无不精妙绝伦。
军事方面的内容更是珍贵,不仅有历代名将的兵法心得,还有详尽的边防要塞图纸,甚至包括了一些闻所未闻的特殊武器设计。这些若是落入外敌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医术、天文、算学等各门学问,在这些典籍中也都有极为深奥的记载。朱由检甚至发现了一些连现代科技都难以解释的奇特技术。
三个月后,四百余册永乐大典终于誊抄完成。朱由检翻看着这些珍贵的典籍,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典籍中蕴含的智慧,或许真能帮他改变大明的命运。
“陛下,“清风突然道,“这些典籍中,我越读越觉得蹊跷。“
“哦?“朱由检抬起头,“有何不对?“
“这遗失的四百册,其中内容复杂难懂,贫道虽然通读古籍,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解之处。。。“清风正欲继续说下去,忽然朱由检脑中响起系统的声音。
【触发新任务:永乐之谜】
【任务描述:在永乐大典中,隐藏着一个足以改变大明命运的惊天秘密。这个秘密与风水、机关、军事等多个领域有关,需要宿主将这些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发现。】
【任务奖励:未知】
朱由检看着系统的提示,若有所思。这个任务来得蹊跷,难道说。。。那些日本人寻找的“龙穴“,与永乐大典中隐藏的秘密也有关?
他仔细回想着典籍中的内容。风水、机关、军事。。。这些领域看似毫无关联,但永乐皇帝为何要将它们编在一起?而且这些内容都是大典失传部分的精华。
“陛下可有什么发现?“清风见他沉思,轻声问道。
朱由检摇摇头:“暂时还没有头绪。这些典籍涉及的内容太过庞杂,需要时间慢慢研究。“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崇祯二年正月。紫禁城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自登基以来,朱由检励精图治,政绩斐然。他先是铲除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肃清阉党势力。又启用了李标这样的能臣干吏,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得益于系统商城中购买的诸葛亮能力,朱由检的治国才能突飞猛进。他既有诸葛孔明的智慧远见,又继承了其体恤民情的仁心。即便去年天灾连连,朝廷及时拨付粮饷,开仓济民,使得百姓免于饥寒之苦。
新年到来,街市上人声鼎沸,百姓们脸上都挂着笑容。
“今年的年货比往年便宜多了!“
“可不是嘛,听说是朝廷派官员查了那些奸商,不许他们抬价。“
“皇上英明啊!要不是朝廷及时赈灾,咱们这些小民怕是要饿死了。“
“可不是,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朝廷大殿上,大臣们向朱由检拜年。
“陛下圣明!“内阁首辅李标感慨道,“一年来,陛下勤政爱民,使朝廷气象为之一新。老臣虽年迈,但见此情此景,也觉精神焕发!“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他们都亲眼见证了这位年轻皇帝的成长。从一开始的战战兢兢,到如今运筹帷幄。这一年来的种种举措,无不显示出他的远见卓识。
朱由检刚刚过完十九岁生辰。虽然每天都在处理政务,但他依然会抽时间研究那些典籍。
然而,一个更让他欣喜的消息传来——周皇后临盆,诞下皇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