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明珠见她这幅样子,眼圈不由得泛红,许久没有见到谭明珠,鸳鸯见她在这里也十分的惊喜。
恍惚中下意识的笑着喊了一声,“小姐,您来了。”
众人没有指出她的错误,谭明珠强笑着坐在床边,握着她的手看着她那一双含笑清澈的眼睛,不由得训诫起来。
“你这傻丫头,出了这样大的事儿为什么不和我说,竟然将自己熬成这幅样子,不就太医无能无法医治你吗,这天下之大总有能人在,你且养好身子,我便是寻遍天下名医也能医治好你。”
曾经的主仆人二人对视须臾,突然都忍不住红了眼睛落下泪,鸳鸯一边哭一边笑着,“其实我也想通了,没有也就没有了,左右陛下很快也会有别的妃嫔,总不至于没有孩子,我这儿也落得清闲,可这身子却是一日不如一日,小姐,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您。”
“说什么混话,你比我还小几个月呢,只要我还好好活着你就没事儿,听到没有?你瞧,墨兰也过来了,有她在你保证没事儿,而且刚才墨兰也说了,她父亲或许能医治好你的身子,日后定会有自己的孩子,但前提必须得是你身子强健才行,不然萧父也是束手无策。”
闻言鸳鸯眼睛里亮起了光,她转头看向一旁的萧墨兰,对方颔首:“其实民女也能给静嫔娘娘医治,只是没有父亲过来把握更大一些,所以还请娘娘保重身子,不然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鸳鸯眼里的泪水悬而不落,她激动地抿着嘴角担心这是一行梦,求救般看着身旁的男人。
“朕已经下旨让人去接,用不了几日萧郎中便到,这些日子你得听话多吃饭,身子养好才能医治病情。”
说完,谭泽看着她,神色有些犹豫忖度,须臾说道:“朕的后宫日后也不会有别的妃嫔,你且养好身子给朕生个太子,也好给朕一个册封你为皇后的由头,不然百官那里……怕是不易交代。”
屋中人无一不感到惊讶的,鸳鸯更是突然泣不成声,微微抬起身抱着谭泽的脖颈,将脸埋在了他的肩头。
谭明珠和萧墨兰对视一眼,带着屋里的人都退了出去,离开锦霞宫萧墨兰笑了一下。
“你哥哥终于做了一件人事儿,不然即便他是皇帝,我也瞧不上分毫。”
对于萧墨兰的敢做敢说,谭明珠从来都不意外,这次她哥哥做出的决定,的确让她也很吃惊。
“你父亲真的能治好鸳鸯吗?”
萧墨兰神色立刻严肃起来,“其实我也不确定,但总得试试才行。”
三日之后,谭明珠再去宫中看鸳鸯的时候,人已经能下地来到院子里晒太阳。
气色也好了许多,谭泽越发不喜那些太医,直接下旨让萧墨兰暂时留在宫中,方便每日给鸳鸯医治。
见她逐渐好起来,谭明珠也放心了,一眨眼的功夫婚期将至,按照宫里的规矩都会给公主安排嬷嬷伺候,也是借机教导公主们一些闺房之事。
可谭明珠要将公主府设为都尉府,于是临近婚期的最后几日,她也只能回宫待嫁,谭母这些日子困在宫中着实无趣。
谭明珠好容易回宫,她可算是得到了能说话的人。
“这宫里刚开始住的时候挺好的,可这住了这两个月住下来,我是真觉得像坐牢似的,越发想康桥城的家,也想地阳村的日子,那时候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多热闹啊。”
这话让谭明珠想起了刚到地阳村的日子,那时候是真觉得不适应,哪哪都那样的粗糙简陋,每日熄灯之后她都会默默掉泪,觉得那日子实在太难过了。
后来她认命了,逐渐开始适应哪里的生活,等着她安心的住下之后才知道,那样安稳的日子看着困苦简陋,却让人不知不觉会离不开,对京城里的生活也逐渐忘却。
现如今别说母后嫌弃这个皇宫枯燥,就是她住在宫外的时候,也总觉得这日子里少了些什么,就像是炒菜没有放盐,硬着头皮也能吃,可就是缺少些滋味。
“母后,不如等我和青山的婚事办完,咱们找个时间回村里住些日子吧,那新房子刚盖好咱们都还没来及住就走了,我是越想心里越觉得可惜。”
“谁说不是呢,你父皇昨晚还念叨着村子里的孩子们,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继续读书。”
京城里的日子荣华富贵要什么有什么,却没有村里的日子有滋味,两人坐在一起聊了很多,谭明珠突然想起一件事。
“青山之前还说要带着我去采蘑菇挖竹笋,可到现在都没有实现过,等着成亲后横竖都要让他带我去体验一下。”
“那到时候让你父皇和你皇兄说一声,咱们回村里待一段时间,村里过年的时候可热闹着呢。”
“好!”
迎亲这日,城中百姓都出来看热闹,可谓是万人空巷,谭明珠一袭红衣坐在十二抬的花轿之中,透过盖头上的红纱,她悄悄看向车窗外的景象,看到那么多人都在为自己庆贺,她开心的抿唇浅笑。
生怕动作大一点,将自己精心画了一个时辰的妆容毁掉。
马车外,赵青山道谢的声音就没有停下过,当初义阳军一起并肩走来的将士们,今日得空的也都过来恭贺。
当初在知道军营里“男妲己”是女人的时候,好多人都尴尬的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后来又得知这个女人还是圣上的亲妹妹。
曾经那些在背后说闲话,嚼舌根的人更是紧张担心了好久,可后来什么都没有发生这件事也逐渐被大家遗忘。
只是闲话传到了京城里,赵青山好男风的名声算是传了出去,义阳军的士兵偶尔在京中听到,都仍旧有些尴尬的脚趾扣地,当初若不是他们瞎传,也不会让他们将军背着这口锅百口莫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