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丁悦依旧不动声色,只是平静地看着前方,眼睛时闭时睁,好像根本没听见眼镜男生的喃喃自语。
她在脑海中继续演算着所有可能性,甚至将自己代入成破窗而入的小偷,试图从对方的视角重现整个作案过程。
她细细琢磨:如果自己身高稍高一些,和普通成年男性差不多高,要翻进这个窗户,会需要哪些动作?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障碍?
丁悦隐隐觉得,在场的人已经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窗户破裂”这一瞬间,仿佛这就是破解案件的唯一关键。
但丁悦却率先意识到,玻璃渣的分布不仅与破窗的时刻有关,也可能在小偷入室的过程中被进一步移动。
她的目光转向地上现的布条纤维——在短女生推论的影响下,剩下的同学们已经不再关注这些没什么用的纤维。
布条看上去非常粗糙,与其说是衣服上脱落的,倒更像是某种工具的残留物。丁悦联想到考核题目背景:案时间设定为12月份,这个季节,绝大多数人都会穿着羽绒服、棉袄或者防风大衣,但这布条的材质显然与这些衣料完全不同。
她又重新审视了一遍题目内容。
根据题目描述,这家人度假归来后现,家里不仅丢失了一些现金,还丢了一些物品:包括两件珍贵的水晶雕塑,一副对角线长约半米的油画。
这么多东西,如果作案者只有一个人,显然不可能一次性搬运完毕。
当然,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小偷带了个容量很大的布袋,将所有物品装进去,这样或许能够单人、一趟完成搬运。
假如这一假设成立,问题的可能性又多了不少——有没有可能是团伙作案?小偷有没有随身带其他工具?
相较而言,“窗户是怎么碎的”,好像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这些似乎在现场都难以寻觅痕迹,不过丁悦并没有放弃思考。
假设一个最简单的情形:如果嫌疑人确实是单独完成了这次盗窃,并带了一个布袋。那么,他的行动轨迹可能是这样的——无论窗户是如何破裂的,小偷进入别墅时,布袋里是空的,这使得他进入时在窗户上的投影面积较小。
如果小偷的身形也较为瘦小,那么他完全可能通过窗户上并不大的洞口进入室内。
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可能会猜到户外地面上残留的额外玻璃。
丁悦的目光转向室内散落的玻璃碎片。这下她看清了,除了玻璃碎片,室内的地板上,还有一道道不算很深、很短的划痕,像是被锋利又短小的东西划开过。
室内的玻璃渣分布,中间也有一两处不均匀的区域,很可能是小偷进入后不小心踩到导致的。
他的鞋底可能将户外的一部分玻璃渣带到室内,又带到房间的其他地方,同时,还有一些碎玻璃会嵌进鞋底,在鞋底形成锋利的“鞋钉”,在地板上形成划痕。
从别墅里偷走大量财物后,小偷的布袋已经被装得满满当当,他回到窗户前,准备从同一个地方离开。
然而,这一次的翻窗并不像进入时那般轻松:装满了重物的布袋,让他行动更加笨拙,也使得布袋在窗户上的投影面积明显增大。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布袋的纤维很可能被挂到了玻璃的棱角上,而布袋里装着的硬物也可能在他攀爬时撞击到窗户的残余玻璃,将其折断,一部分玻璃碎片随着布袋的移动,掉落在外面的地面上。
如果真是如此,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何在房屋外部不仅有零散的玻璃渣,还出现了一些较大的玻璃碎片,而房屋内部则是玻璃碎渣分布不均匀——小偷在进入别墅时,不可避免地踩到了一些外部的碎渣,这些碎渣被他的鞋底带入室内,形成外部碎渣较少而内部碎渣较多且分布杂乱的现象,还把室内的地面割出了几道痕迹。
与此同时,他离开时又将窗框上残存的玻璃折断了一部分,这些较大的碎片最终落在了外面。
丁悦将自己的思考过程梳理了一遍,便开口与其他人分享。此时,其余四人仍然趴在地上,低着头,一块一块地翻找着混杂在碎玻璃之间、可能用来砸玻璃的器具碎片。
从小偷进入别墅到碎玻璃嵌在鞋底划破地面,丁悦这么一说,众人才现地板上那些细小的划痕。
短女生一边听,一边不以为然地继续翻着地上的碎片,似乎并没有完全接受丁悦的推断:“那你说,砸玻璃的器具是什么呀?”
“自然碎裂。”丁悦转头看向戴眼镜的男生,对他的推断表示赞许:“其实,他一开始的推断是基本合理的。按照碎片的大小和分布来看,如果玻璃是被外力砸碎的,那么在受力中心的碎片应该会更细小,而越往外围延伸,由于离受力点越远,碎片会相对更大。”
高个子男生听了,同样不以为然,反驳道:“可我们刚才不是讨论过了吗?小偷可能把一些比较大的玻璃碎片扔到了外面。虽然不知道他这么做的目的,但这也能解释碎片的大小问题。”
丁悦又将自己在脑海中推演出的情景详细描述了一遍,讲述小偷在扛着满满一袋财物翻窗离开时,因为动作不够灵活,导致窗框上的残存玻璃被折断并掉落,形成外面较大的碎片和室内杂乱分布的痕迹。
她的推理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就算短女生和高个子男生不服气,他们一时也难以举出合理的反驳理由,更没在地上找到纤维和碎玻璃之外的、可能被用来砸玻璃的工具碎片。
时间快到了,如今逻辑和过程最严密的还是丁悦的推论,短女生“哼”了一声,将自己的草稿擦掉,把丁悦的推断写了上去。
将报告提交后,主考官回到房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