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以次充好,瞒报匿税。
这八个字真是好极了。
宁王府中,贺氏得意地笑了。
首先,不是什么严重的罪名,不至于让宁王爷萧远成对她产生怀疑。即便猜到是她做的,也不会太过怪罪于她。
其次,这虽然是小罪,但足以毁了黎婉铭的名声,让她身败名裂。
想想吧,给皇宫新春宫宴提供酒水的酒铺,却在大年三十当天爆出做假账,这得是一个多么劲爆的大八卦?
这件事肯定会很快传遍朝野,引得朝堂民间议论纷纷。
届时,就算黎婉铭是干净的,她也不可能洗的请了。
一个涉嫌做假账的女子,怎么可能进得了宁王府?
就算宁王爷同意,康太后和那些老臣也是不会同意的。
而且,她特意让萧映初在腊月二十九将此事捅到户部,就是为了打萧靖南和黎婉铭一个措手不及。
酒铺出了这么大的事,原本定好的金玉堂酒肯定是不能再送了,宫里的御膳房此时肯定正忙的人仰马翻。。。。。。这件事瞒不住,定然会传进康太后的耳朵里。
明明是一个很小的罪名,但利用的好,就能被无限放大。
一个涉嫌“以次充好,瞒报匿税”卖酒娘子,一个名声败坏到朝野皆知的女人。。。。。。满朝文武,兰台御史,怎么可能允许她嫁进宁王府,成为大盛第一异姓王以后的当家主母?
更何况,她还早就将国子监、京兆府全都得罪了个遍。
不说别的,光国子监那帮酸秀才的口水,就能淹死她!
康氏早就有一种感觉,其实康太后也不太想让萧靖南娶妻的。
不然的话,太后一纸诏令下去,整个大盛朝,横跨大江南北,还能找不出一个八字硬的女子来?
可是太后就是没有这么做。
她每次提及萧靖南的娶亲问题,就只是假模假样地着急几句,再赐下一些赏赐,以显示一国之母对于朝廷重臣的关心,仅此而已。
除此之外,她没有再做过任何事。
康氏不知道的是,康太后不希望萧靖南娶亲,是出于对朝廷重臣的忌惮。
大盛第一异姓王,本就地位崇高,离皇权只有一步之遥,更何况宁王妃还是赵砚珂的亲姨母!
萧靖南与赵砚珂,是血脉相连的表兄弟!
眼见着赵砚珂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她就更不愿意看到宁王府的强大——那意味着赵砚珂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母族,早晚会脱离她的掌控。
幸好,宁王乖觉,这么多年一直保持中立,不涉朝政。
再加上有游方道人断言萧靖南娶妻艰难,宁王府有绝嗣的风险,这才让康太后稍微放心下来,与宁王府维持了表面上的和平。
不过康太后的这个态度,在贺氏眼里,就被解读成了太后对萧靖南不满,希望他孤独终老!
想到这一层,贺氏欢喜的几乎发疯。
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