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睡前,她弄了一份拌蕨菜,放在一个小陶罐里,明天带去县城。
第二天一早上起来,她洗漱完毕,随意吃了两口剩饭,跟于凤仙交待一声,就背上蕨菜和野葱,去往火车站。
这年头交通运输业不是很发达,出远门的交通工具只有火车,而且速度很慢。
坐了两个多小时的绿皮火车,才到达县城。下火车时已经快到饭点,去市场卖菜已经来不及了。
林婉玉的目标客户也不是菜场的零客,而是县城里的个体饭店。现在有能力下馆子的人,通常不会在金钱上有过多的计较。只要有新鲜的菜品,他们都愿意掏钱尝一尝。
饭店需要量大,哪怕价格低一点,只要流通得快,她还是有钱挣的。
她背上有一个大背篓,里头是焯过水的蕨菜,手里还有一个藤篮,装着洗干净的野葱,还有装着凉拌菜的陶罐。
原主体力比她好,又背又拎,还有力气走路。
县城的饭店有好几家,林婉玉最后选择了一家门头比较大,看起来比较干净的进去。
墙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列了几样菜名。林婉玉点了一个猪肉炒白菜,再加一个黄豆海带汤。
点完菜,她去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把背蒌放在地上。
菜很快端上来,她把自带的凉拌蕨菜从陶罐子里拨出来,慢慢地吃着。
到饭店里来吃饭的人渐渐多起来,她的旁边和对面都坐上了人。他们看到她碗里紫色的蕨菜,好奇地问道:“店里有这个菜吗?我们怎么不知道?”
林婉玉大方地说:“这个是山蕨菜,我自己到山上采回来拌的,味道还不错,你们尝一尝。”
不待别人回应,她就捧着陶罐,往人家碗里倒去。
得吃不要钱的东西,味道确实还不错,旁边的人连连夸赞:“这个菜味道真不错呢,酸酸辣辣很下饭。”
林婉玉拌的时候放了一点芝麻油,味道传得比较远,惹得旁边桌子的人都忍不住过来问:“你们在吃什么?”
她把陶罐递给问话的人:“自己拌的蕨菜,你尝一尝。”
吃到的人交流起来:“这个是山上的草吧?我都不知道能这样吃,改天我也在家里弄弄。”
“我倒是知道有人吃蕨根粉,以前饿肚子的时候上山挖。嫩苗我们也吃过,一般跟肉炒,这样凉拌我还是第一次吃到。”
芝麻油特殊的香气和食客们的大声讨论,引起了老板唐建华的注意。等忙完了,他背着手从后厨走出来,看到林婉玉的饭还没有吃完,有些不高兴地说:“这位同志,你吃得这么慢,是饭菜不合口味吗?”
林婉玉抬头看他,他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年头敢下海开饭店的人,都有两把刷子。要是谁说他炒的菜不好吃,他是会急眼的。
她笑了笑说道:“不是,菜味道还可以。我是想跟你做点生意。”
唐建华看着她放在地上的背篓,挑眉问道:“怎么?要向我供菜?”
林婉玉点头:“对,想跟你供些山野菜。”
唐建华双手抱胸,仿佛听到了一个很好笑的笑话:“人家下馆子都要吃肉,谁愿意吃山野菜?早几年都吃得够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