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个守江山的也许可以,可如今的大夏朝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分崩离析,自己那番好意的作为现下看来反倒是害了他一般。要知道在敌人的眼里:“温良就是懦弱,敦厚就是无能”。处事瞻前顾后踌躇不前,优柔寡断太过于消极行事了,在如今乌烟瘴气各自明哲保身的朝堂无意於找死,给敌手诸多可趁之机。
若任由事情继续肆意发展,前一世的一切惨剧必定会再次发生,可她又该如何做才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祁暮清、慕容祺这一世也许不再会怨恨父皇,可现下羽翼未丰的他们又能改变甚么?谁可以让她倚重,自己该怎么办?
刘运倡父女的伏诛并没有让平阳当即绽开笑颜,反而落入无尽的恐慌中,害自己一生的轻而易举地便被处死身首异处,且事先毫无预兆。她与李从让约定的计划还没开始,一切却已然结束。
太可怕了!留给平阳只有这感觉,根本没有思考反应的时间,事情如平地忽起汹涌而来的巨浪般再一次打得她个措手不及,差点懵傻了。心中半点喜色都没有,愁上眉梢,平阳低首细细思索回顾着前世今朝的一切,希望能从细枝末节中窥看推算出一二来。
也许一开始自己就弄错了重点,揪住旁枝末节那些无关紧要的拼死追打,太过纠结於自己的私人恩怨,忽略轻视了最关键的事情人物。多少次沾沾自喜于自己的看似柔弱绵软却悄然无痕的行事,殊不知早已有个毒蛇盘桓在自己的周遭伺机等着倾吞一切。
平阳此刻如热锅的蚂蚁没有头绪,内心更如油煎般痛苦纠结,祁、慕容两家的势力必须倚重了,难道真的只剩下再嫁祁暮清这条路嘛?放眼大夏朝,还有哪个可以助她行事的?可以不必接近那令自己无比痛恨的男人,又安全解决眼前这一切的。
没有,根本没有……回来途上父皇颇有深意的几句话已经表明了一切,父皇他知道一切,却莫可奈何。他希望有个如高祖般经天纬地才能、披荆斩棘勇气的继承人替他改变眼前的这一切,可他却又无法直接说出口。二皇兄行事的低调完美并没有令父皇开心多少,他反而更欣赏祁暮清、慕容祺还有李从让。
轻抚着自己的发顶,唉声叹气地感概为何母后不把她生做男儿,若是男儿必好好栽培皇位就是她的。多么可怕令人震惊的话,难道父皇这么多子嗣里就没一个令他满意的嘛?难道前世他之所以传位给庆山王李思谏,是因为看中了王府的嫡子李从让?
太多的猜测涌上心头,平阳不知道该信谁,该去做。父皇是胸怀大志的万乘君主,他考虑的一切永远不会与她们相同。也许父皇认为不管是谁,只要可以挽救倾颓之势的大夏朝,李氏血亲皇族里谁做下一任君主都可以。
父皇拿前朝的陈炀帝说事,做太子时期温谦恭让行事无可挑剔,可做得皇帝后依旧如此,反而变成了畏首畏尾偏听偏信……后又举例了一些,比如宋后主朱煜之流。
看到她惊讶的表情,父皇又说虽也有很多好的,可他不愿赌。如今的大夏朝耗不起,他没那信心认为自己的太子可以做好这君主的位置。父皇太要求完美了,可她说不出口,二皇兄如此行事也是常理之中,偏偏入不得父皇的眼。因为父皇内心太需要扭转乾坤翻手间风云变幻、行事果断可开辟新气象的奇人伟才了,二皇兄在他眼里反而成了黯淡无光的石子。
平阳怔得哑口无言无力反驳,李思谏的这次突然行事既是让父皇无法再继续追究,更可提升他在父皇心中的看法。她那时很想大吼李思谏这等暴虐之徒亦不适合,可想到义王李从让日后的能耐,平阳只得咬唇含恨忍下,心被撕裂开般的疼。
当年三王得了天下,众人纷纷推举李从让为帝重建大夏朝,他七次推辞而不愿接受,反而在又一次逼迫争论中将黄袍披到了一边榻上偷懒打盹的‘仁王’慕容祺身上。与信王祁暮清一道伏地三跪九拜三呼万岁,慕容祺就这样酣梦迷糊中被拱上了皇位。
众人一阵诧异后亦心服口服,无奈跟着二王一起跪地三拜九叩三呼万岁,毕竟慕容祺也同样功勋卓著德高望重,只是生性散漫了些。义王让位终使万众归心合力收服天下,皇帝慕容祺虽平日有些散漫,可政见上却是虚怀纳谏广开言路,行事上更能权衡各方势力,最终使权力凝结归于一股,为其所操控造福於四海万民。
联系到前世,父皇的愿望最后确是实现了。李从让并没有令父皇失望,只可惜不知出于甚么原因,李从让推却了到眼前唾手可得的富贵繁荣,说了句:只愿与爱妻红叶双宿双飞子孙满堂平凡度日。
虽也令不少胸怀大志的文人墨客所不齿,可却让天下无数女人心驰神往,祈求上天也可嫁这等好夫婿。也许正是李从让适时的选择保全了李氏一族吧,并可在新旧转换众人欲离心分权之际安然渡过危机最后可同享富贵。
这样想来,一切也就合理了。可她的嫡亲兄弟姊妹却大都身死,李氏一族是保全了,可圣献帝的血脉却彻底断绝了。若联系上父皇回途时那些含糊不清的话,那他前世的行事用心缜密何其狠绝。
父皇,但愿一切不是女儿想的这样,您心里还是疼惜我们的。并不会拿我们做为皇朝的殉葬品,使其如浴火凤凰般灰烬中得新生。
可父皇那些奇奇怪怪的话,却又让自己不由得心惊,父皇想做甚么?难道前世祁道泠、慕容棠的失势也是他算计好的,不要,应该不是。可前世撒手人寰之际传位诏书确实是李思谏无疑,父皇父皇,莫说别人,此刻就是你的心思,女儿亦无法猜透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