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成书。
这场服装比赛直播的时间段,原本正好在播出的电视剧是一部民国商剧。
电视剧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布商世家的大小姐,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支撑起家族,成为一位爱国企业家的故事。
电视剧里面提到了许多华国精湛的传统手艺。
其中就有苏绣。
这让许多对传统刺绣不了解的观众在看到比赛中和服上的花纹时,也联想到了苏绣。
再者,因为电视剧题材的原因,许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平时也都在这个时间段看电视。
这个比赛的介绍就是各国传统文化婚服设计。
电视剧的观众恰好就是这个比赛的受众。
所以,虽然这个年代不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不快,但各种巧合凑在一起。
看这场比赛直播的观众意外的多。
也因此,在神似用了苏绣的和服出来后,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哗然。
甚至有许多观众直接走出家门,直接向着比赛现场赶来,想要一探究竟。
而各种期刊杂志的记者,有的因为气愤,有的纯粹闻风而动,反正也都向着比赛现场赶来。
主办方发现场外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后,以为是电视直播效果好导致的,没有太过在意。
主办方将普通观众拦在会场之外,但让各种期刊杂志的记者进了会场。
会场中的观众席本来就是坐满了的,比赛又还在进行,这些记者带着摄像机或者相机进来非常扎眼。
会场中的沈晚澄他们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
沈瑶出声问道。
“这些人是记者吧?一下进来这么多,谁拿了冠军可真就出名了。”
梁牧超赞同道,“的确是出名的好机会。”
沈瑶看向沈晚澄说,“那主办方会不会暗箱操作呀?这么好的机会,他们想捧谁就捧谁。”
沈晚澄盯着那些对着T台一顿拍照的记者说。
“我倒是希望他们搞点小动作。”
“嗯?”梁牧超疑惑,“你这话怎么说?”
沈晚澄轻笑了一声。
反问梁牧超。
“你觉得你昨天看的那套礼服怎么样?”
“不拿冠军天理不容。”
“所以他们要是不搞小动作,给了那套礼服第一,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也就没有噱头了。”
沈瑶点头道,“是这个道理。”
梁牧超说,“这还不简单,商人都是唯利是图,怂恿怂恿,还怕他们不搞小动作?”
沈晚澄和沈瑶同时看向梁牧超。
沈晚澄鼓励道,“你继续说。”
“你看观众席上那些外国人的反应,都议论赞叹那套和服多少次了。”
“对面第一排那些评委,也是外国人居多,我敢说他们没人能鉴别出那套和服和我们的礼服的好坏,最多觉得都好看,只要有人给好处,他们说这两件参赛作品谁更好看都行。”
梁牧超说到这故意不说了,卖起了关子。
沈晚澄接着说。
“所以梁少打算帮那套和服走走后门?”
梁牧超反问,“可以吗?”
沈晚澄笑道,“当然可以。”
这个点子虽然是梁牧超想出来的,但是他也有顾虑。
“后门走通了,你能将比赛结果扳回来吗?我可不想真让那套和服当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