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这话没有说死,三皇子觉得还有希望,对于这个结果心中还算满意,便恭敬的退了下去。
数日后大皇子到皇帝跟前汇报事务,不经意间说道:“父皇,儿臣听闻户部侍郎汪又伦被罢免了官职。”
皇帝扬眉看向大皇子,目光中带着些许探究。
大皇子看到父皇的神情,立马补充道:“父皇,儿臣只是觉得有些可惜,听说那汪又伦在户部也算是位能臣。”
“奥?”皇帝的眼眸更深。
三皇子来求自已,实属正常,毕竟武定侯与文昌伯两家是姻亲关系,武定侯的庶女又是三皇子的侧妃,三者有着拐着弯的关系。
何况三皇子来求他时,也说的清清楚楚,这是因武定侯求到他那里,皇帝没有过多猜忌。
如今大皇子来求情,皇帝就不得不多想几分。
看上去大皇子与汪又伦似乎没有关系,至少关系不似与三皇子那样特殊。
那为何大皇子要来求情呢?难道汪又伦的能力真的如此出众。
那之前怎未听过汪又伦的功绩多么突出。
大皇子怕皇帝多想,急忙解释:“父皇,儿臣也是在不久前,因帮户部为北境筹措的第一批粮草而注意到他。
汪又伦在此事中提出过几个不错的建议,帮助北境很快完成了粮草的筹措,他算是李尚书的左膀右臂吧。
所以儿臣才觉得此人若被罢免,有些可惜。”
皇帝心中半信半疑,但面上不显:“若真是如此,朕定会重新斟酌一下对汪又伦的处罚。”
大皇子听了皇帝的话语,脸上表情平淡,未有半点欣喜之色,皇帝一时倒是猜不透大皇子在想什么了。
等大皇子退下,皇帝便招来李尚书,问起关于汪又伦在户部的表现。
李尚书回想着:“皇上,汪又伦他平时在户部的表现中规中矩,但在为北境筹措粮草那次他表现甚好,给微臣提了几个建议,都很实用,这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凑齐。”
“还真有此事?”皇帝用探究的眼神看着李尚书。
李尚书被皇上看得心中发毛,不过自从那次来宫中道歉表明心意之后,他已是坚决的保皇党,不站队任何皇子。
所以他坦荡荡,说的句句属实,皇上也没看出什么不妥之处。
这样看来,大皇子似是说的也是实情,也许他并未有私心。
即使如此,皇上一想到自已的儿子在文昌伯府挨打,且被文昌伯府设计陷害就有气。
他们都以为皇上是因为文昌伯与汪岑溪的流言从而导致文昌伯被罢免官职。
没有人能猜到,皇帝是为了给自已的儿子出气。
各方势力翘首企盼皇上对文昌伯的改判,但是等来等去也没有等到消息。
朝中同僚看到皇上的态度,自然而然也就疏远了文昌伯府。
把文昌伯放在户部的主子,已经开始物色新的棋子,毕竟那是一个肥差,可以为已谋得不少利益。
(友友们,作品已出最优书名,以后可能会更名为《马奴之妻有绝技》,避免换名之后大家不认识,简简来提前告诉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