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珂心里有个微妙的猜测,忍不住问道:“不会是爷跟三哥提出来的吧?”
毕竟三阿哥之前苦哈哈修书好长一段时间了,也没想过要找八阿哥去帮忙。
再之前考核的时候,三阿哥出题出的人都要飘了,还是四阿哥委婉建议他让八阿哥帮忙。
三阿哥这才果断找上八阿哥,下一次考核的时候顿时一身轻松,让八阿哥承受了所有。
四阿哥听了,微微一笑道:“上回三哥尝到了甜头,于是才想到了八弟。”
所以四阿哥上次提醒之后,三阿哥终于发现除了自己之外,可以抓住八阿哥这个优质劳动力,于是这次修书的时候就立刻想到了。
毕竟其他事的话,三阿哥可不敢让八阿哥掺和进来。
但是修书就不一样,这地方跟当权的朝臣没什么瓜葛,是个再清净不过的地方。
既不能让八阿哥拉拢群臣,又不让他接触任何朝廷机密,简直是再适合不过的差事了。
修书还是皇帝下命的,留存下来还是流芳百世的事,三阿哥叫上八阿哥,那不是想提携弟弟,又把他放在不会让皇帝再忌惮的地方,还能给自己帮上大忙。
果然三阿哥一提,皇帝二话不说就允许了,还觉得他这想法相当不错。
八阿哥被叫过去,得知自己以后每天要开始修书
,想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来。
毕竟修书是多少文人的梦想,他要拒绝还拿不出正当理由来,传出去就要被全天下的文人厌恶了。
八阿哥还是很爱惜自己的名声,只能带着一肚子郁闷每天去藏书阁修书。
不过藏书阁到底是在宫里,怎么都比他在府里的消息稍微灵通一点。
于是八阿哥就得知太子詹事被换掉之事,据说是伪造通关文书和收受大笔贿赂。
顺天府从他的府邸地窖里找到大批黄金和珠宝,这些东西绝不可能是太子赏赐,那就是太子詹事打着太子的名号出去招摇撞骗了。
他能做的不多,给商人一点通关文书,让他们运输更方便点还是可以的。
商人最不缺的就是钱财,又为了能巴结上太子,对这位太子詹事极为大方。
看到一地窖的黄金和珠宝,皇帝大为震怒。
毕竟太子詹事是他选了一批人之后送到太子面前,让太子自己挑选的。
然后太子选了这人,最后还没约束好底下人,犯下此事,皇帝心里更不痛快了。
太子得知后连忙到乾清宫来,跟皇帝告罪:“是儿臣疏忽才导致此事,还请皇阿玛把此事交给儿臣来处置。”
这话让康熙听着更不高兴了:“怎么,你还觉得顺天府不能处置得了,认为惩罚太重了?”
太子只觉得太子詹事既然是他的人,犯错后交给自己私下处置才行,在顺天府必然闹得宫外沸沸扬扬,影响了他
的名声。
他是这么想,却不敢这么说,只恳求道:“毕竟是皇阿玛给儿臣挑选的人才,哪怕犯事了,秘密处置的话也不会引人引论纷纷,很快就能平息下去。”
这话让皇帝头疼了起来,无奈道:“这事原本就闹得厉害,商人换掉了药材,害了不少人的性命。宫外这些百姓对太子詹事帮助商人的事暂时不知情,但是纸包不住火……”
所以外头迟早有人知道,太子还想私下处置这詹事,要是心慈手软就麻烦了。
哪怕没有心软处置了,没人看见,谁知道太子是处置了还是把人放了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交给顺天府公开处置,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哪怕以后消息传出去了,这才不会影响到太子的名声。
甚至其他人还觉得太子十分公平公正,哪怕是自己人也绝不会让对方逃避责任,而是交给顺天府来审问清楚,再按照律法来处置。
不少人都亲眼看见太子詹事被处置,才不会被怀疑太子动了手脚把人放了,能彻底撇清关系。
太子却觉得太子詹事在外头审问太伤他的面子了,再次恳求。
康熙明白再继续说下去,太子估计都不能明白,只摆手道:“朕已经决定了,你回去吧,新的太子詹事也该重新挑选起来。”
见皇帝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太子只好满脸失望回去。
太子不明白,要是以前,皇帝知道东宫属官犯错都会交给自己来处置。
这么
多年都如此,怎么这次就不行呢?
等太子走后,康熙抚着额角越发觉得头疼。
李德全很担心,上前询问道:“皇上可要请太医过来?”
康熙摆摆手道:“不用,不是什么大事,你给朕揉一揉。”
李德全只能恭敬上前,轻柔给康熙揉着额角。
康熙闭上眼睛,无奈叹道:“太子在宫里实在太久了,对外边的事丝毫不清楚。”
他有意让太子明白,这次的事跟以往不一样,但是自己心累了不想解释,要选个适合去跟太子解释之人。
想来想去,康熙都想不到一个合适的人。
他皱着眉头,最后只能妥协道:“让陈廷敬跟弘皙说一说,再叫弘皙跟太子解释一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