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人不解的眼神里,他站直身子,态度端正地冲着高之物鞠个躬。
“多谢高老师教诲,青云明白了,日后在课堂上必定更加刻苦用功。”
不知不觉间,楚青云对高之物的称呼从“书记”变成“老师”。
无形之中,两人关系正在逐步拉近!
“坐下,坐下。”高之物招招手,越看越觉得楚青云顺眼。
现在像他这么爱学习、听话、想进步学生不多了!
当过老师的人职业通病,看到好苗子,总是忍不住多指点几句。
高之物也不例外。
他老师瘾犯了,潜意识里将楚青云当作自已的学生来指导。
“课堂上的知识固然重要,课外的学习也不能忘。
平时还要多看课外书,开拓眼界、积累知识。”
“我最近在看《万历十五年》。”楚青云坐下接话。
“哦?”
“咱们小楚,平时也喜欢看《万历十五年》?”
高之物在问话时,眼神亮了亮,明显来了兴趣,“看过后有什么心得?”
楚青云略微思索后开口。
“心得谈不上,我看了书以后就是觉得大明朝的文官集团太强势,到达了一家独大的地步。”
“大明朝的皇帝实在是太难当,几十年不上朝治理国家,还要防这防那。”
“不说万历帝,就说他的爷爷嘉靖,天上大罗天仙万寿帝君,练得身形似鹤形,夜防宫女勒我颈。”
“哈哈哈哈!”
高之物被他的回答逗乐,仰头大笑。
“小楚角度清奇,这个心得我还是第一次听,实在是有趣。”
“等我身体好了,找个时间给你好好讲讲明史,讲讲大明朝的皇帝与臣子。”
楚青云虚心求教,眼神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
“早就听说高老师对明史见解独到。
要是能听您讲解几句,比我闷头瞎看强多了!”
高之物嘴角忍不住上扬,低调地摆摆手,“都是外面的人瞎说。”
“这可不是瞎说,是我亲眼所见。”
“亲眼所见?”
在高之物疑惑的眼神中,他从书包中掏出一本《万历十五年》。
打开扉页。
白纸上两行话映入眼帘。
“为君是山,那些圣君贤主,哪座山还在?”
“都在,在人心里,在史册里。”
下方落款——高之物。
正巧此时张芳洗完水果回来。
她浅看一眼便高高地抬起头,眼眸深处有些高傲与不屑。
这一幕刚好被楚青云捕捉到,他眼神若有所思。
听说咱们这位张老师是大学历史教授,看来日常生活中对高之物的明史感悟很不屑嘛!
要是这样,那就好办了。
“这是……”
高之物盯着落款签名,眼神一阵恍惚,不太确定地问:“这是我写的?”
“对。”
楚青云收起心思,把书往前递了递,“准确的说,书中两行话,是高老师二十年前写下的。”
“等等,你怎么会有高叔叔的书?”胡离替人问出疑问。
楚青云回答,“四年前我刚入学,正巧碰到学长们进行一年一度的书籍义卖捐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