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曾质疑说:你怎么知道机会就一定会来呢?
我说:我确实不知道机会会不会来,但我知道机会来的前提是你已经开始做这件事,否则机会永远也不会来!
();() 换句话说,你做了,机会未必会来,但你不做,机会肯定不会来,所以,与其在那里整天空想机会会不会来,不如先去做,这样还有成功的可能,否则肯定不会成功!
时间很快来到了1983年,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有一个“电大”时的一个同学,叫范春容,是个复员军人,“电大”毕业后去了老湾区科协,还担任了秘书长。
那个时候和现在完全不同,科协的权力很大,接触面也很广,而且与联合国一样,秘书长权力最大且负责日常工作。
一天,范春容来找我,进门还没坐下,就兴冲冲地开门见山说道:“现在有一个绝佳的开展微型计算机应用开发研究的机会,我来问下你有没有兴趣?”
我一听有个可以开展微型计算机应用开发研究的机会,自然是感到喜从天降,于是赶紧兴奋地说:“当然有兴趣!”
“没有兴趣?那算了,我走了。”范春容见我一脸兴奋的样子,想“卖个关子”捉弄我一下,就故意装出听错了,听成了我没有兴趣。
我不知范春容在故意捉弄我,真以为他听错了,于是赶紧一把拉住他,说:“有兴趣,有兴趣,我没说没兴趣!”
范春容见我这着急的模样,扑哧一声笑了,说:“开个玩笑,开个玩笑!我也知道你会有兴趣!”
坐下之后,范春容就开始给我详细介绍起情况来:
原来,当时国家看到了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前景和对国家的重要性,开始想发展中国自己的微型计算机芯片。
于是国家设立了二个项目,一个是八位的微型计算机芯片,瞄准的美国英特尔当时最先进的8080微处理器;另一个是四位的微型计算机芯片,瞄准的日本当时最先进的4040微处理器。
当时国家这二个项目的代号分别是051和040,其中051代表八位微处理器芯片项目,040代表四位微处理器芯片项目。
其中051项目给了当时的上海元件五厂去攻关,对口的应用研究单位是上海计算机厂负责研发和生产微型计算机整机,由上海自动化研究所负责应用开发。
而040项目给了当时的上海无线电十四厂,即今天的上海贝岭,当时是中国最大的CMOS生产企业。
我听着范春容的介绍,心中不免激动起来,因为微处理器芯片,这在当时可是顶级的高科技!
但令我不解的是:这么先进的事情,怎么会找到我们这么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里弄生产组——虽然现在变成了街道工厂,但本质上还是里弄生产组的?
于是我好奇地问范春容道:“这么先进的国家级项目,中国这么多的大研究所,比如吴箐伟所长的上海自动化研究所,他们不是正在搞微型计算机应用开发吗?怎么会想到来找我们哪?”
“是啊,当初我也想不通!”范春容见我一脸的疑惑,就笑着摇摇头说道。
“上周,在我们老湾区科协每周例行的活动上,上无十四厂的张厂长来找我,说他手里有一个国家的040微处理器项目,需要找一个搞微型计算机应用开发的企业来合作。。。。。。”范春容开始向我详细讲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051项目找到了吴箐伟所长所在的研究所做应用开发,但040项目一直没有找到对口的应用研究单位。
而上无十四厂也确实真的去找过吴箐伟所长的研究所,但那时吴箐伟所长的团队已经被手里上海天厨味精厂的051计算机控制味精发酵过程的项目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无暇再承接一个新的项目。
此外,当时的中国,搞微型计算机的人才奇缺,而且即使有,也因为当时僵化的体制而无法推进,因为当时的体制是所有的科研项目都是国家下达的,经费也是国家拨付的。
而当时国家非常穷,虽然立了二个微处理器芯片项目,但推广应用的经费只够一个用,因此给了051,而040就变成了“没娘的孩子”。
而上无十四厂正好在老湾区,因此在一次老湾区科协举办的活动上提出了这个困难,希望老湾区科协能够帮忙解决。
“。。。。。。就这样,帮助上无十四厂找一个合作搞040微处理器应用开发的事情就落在了我们区科协的头上,我一想,当初你在毕业设计中不是曾用微型计算机对热电偶进行非线性校正吗?所以我就来找你了,看看你有没有兴趣?”范春容一口气说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听了范春容的一席话,终于明白了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会落到我们这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里弄生产组头上?原来是想让我去做一个“没娘的孩子的奶妈”!
不过,这对正处于“一穷二白”之中的我来说,真是一个天赐良机!
于是我笑着答应道:“那好!等你哪天约好了上无十四厂的张厂长,我去你那里和张厂长一起谈承接国产040微处理器的应用开发的事。”
“好!一言为定!”范春荣一听我答应了,显然很高兴,笑着站起来和我紧紧地握了下手,说道。
范春荣走了,然而我没想到的是:他的这次来访,让我的人生就此进入了一条弯道超车的赛道。。。。。。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人——巴斯德。
【下章看点】
在范春荣的撮合下,X和上无十四厂的张厂长见面了,二人一拍即合,于是X跟着张厂长来到国家位于温州的040微处理器研发中心。。。。。。
然而,让X吃惊的是这里没有他想象中的EDA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更没有先进的半导体生产设备,但他的所见所闻足以让他的灵魂发生颠覆性的震撼。。。。。。X究竟看到了什么?
接下来的这一章讲了一个中国半导体是在怎么样的大环境下悲壮起步的真实历史。。。。。。
欲知详情,请见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