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说:“我刚才和周奶奶打听过了,这家虽然有自来水,但是由于是水塔,有时间段供应。其他时间可以去村里那口井打水回来,这种体力活就交给我了。”
赵暖阳好奇问:“这里还没有自来水吗?”
齐鲁:“去年年初当地政府组织水网改造,虽然有财政补贴,但每家还是需要交一些费用的。周奶奶家比较困难,就暂时没改。”
余杭问:“改的话需要多少?”
“五百八。”
齐鲁说完,大家都沉默了一瞬。
除了苏棠,他们也是第一次如此直白明显地感受到了贫富差距。对于他们只是一顿饭费,对于有些人却是几个月的生存之本。
余杭烦躁地扒了下头发:““这钱我……”
他话没说完就被苏棠按下:“这个是当时集体入网的费用,如果你单独再开户也得有三千了。你现在兜比脸还干净,连冰激凌都买不起。况且如果要施工,我们也没法在这里拍摄了。这些只能以后再说,我们现在只能是帮忙去多打一些水备用。”
苏棠说的有理,齐鲁说这事交给他了。
接着就是赵暖阳,她虽然不会做菜,但是可以帮忙洗菜刷碗;路齐辛则负责财务,和余杭一起买菜付钱,重要的是,收节目组的盒饭钱!
任务分配完成,离吃晚饭时间还早,苏棠找来一个干净的铁桶,又拿来新赞助商的牛奶,准备做雪花酪,顺便拍个中插广告。
刚才路齐辛也和姜峰商量过,他们帮忙拍广告,然后和节目组分账。
能吃到苏棠做的美食,又能挣钱,五人忽然干劲十足。
苏棠找来了一个木桶,里面是薄薄的铁桶,中间放满了冰块。到时候把牛奶缓缓倒入铁桶里,再用大力不断搅拌,牛奶就凝成了固体。
这已经是一两百年前的土办法了,现在有了更省事的办法。不仅有这样的机器,还可以有更省事的办法,把牛奶冻在冰箱里,定型后刮成碎屑,也是差不多的口感的。
只不过现在为了拍广告,再加上周家没有冰箱,用这办法还能让“牛奶”这件商品更让人印象深刻。
苏棠还专门写了文案,把这种土办法包装成了几百年黄家最喜欢的冷饮甜品之一。
第一条广告就是他们的门面,几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齐鲁在健身房日复一日练成的肌肉果然派上了用场,他特意穿了无袖t恤,露出手臂上结实的肌肉,余杭和路齐辛负责倒牛奶。
齐鲁力气大,牛奶很快变成了细碎的雪,被苏棠装在一个斗状粗瓷碗里。
刚才她问过周奶奶,从菜园里摘了两三颗小番茄,放在上面做了点缀,这就是他们仅有的装饰了。
不过配上这小院子里的环境和这古色古香的做法,让人觉得正好。
就连专门拍广告的摄像导演都觉得这画面很特别,是那种能让人静下心、回归田园的感觉。
单单拍那碗红白相间的冰品就让人眼前一亮,谁知道后面苏棠竟然安排了赵暖阳品尝雪花酪的画面。
摄像导演来之前很少拍食品,这次被苏棠的想法引导,似乎开了窍,自觉就找到了合适的角度和拍摄方法。
这支广告拍完,赵暖阳已经吃了一肚子的雪花酪,开始冷得发抖,齐鲁也累得够呛,路齐辛和余杭更是两只手臂都在打颤,口干舌燥的。
只有苏棠还算好,但她的手是这里最好的看,要长时间端着冰碗一遍遍展示。
因为怕雪花酪化掉,这只碗会用冰一直镇着,拍一分钟又会放回去继续冰镇,她的指尖冻得发红,后来手背都出现了紫色的花纹。
摄像导演也很愧疚,拍摄结束连连和他们道歉:“我回去一定再精进技术,下次争取一条过。”
其实他也很委屈,“临危受命”被姜导派来给他们拍中插广告,谁知道苏棠要求的路数和他以前的完全不一样,关键是这几人做得广告竟然意外好看,还是他自己不满意,又要求拍了几遍。
几人咬着牙笑:“不用道歉,分账时我们二八,我们拿大头就好了。”
要不是节目组有个中介作用,又要给客户开票,他们连那二成都要想方设法“骗”过来。
终于拍完了,除了苏棠和赵暖阳,其他三人都坐在房檐下吃冰,苏棠还让余杭给周奶奶祖孙两个送去了两碗。
苏棠和赵暖阳找了个地方晒太阳,赵暖阳问她:“老大,你真的要用那个大灶做饭吗?现在已经四点了,我们是不是就要开始了?第一次用得适应一下吧?”
苏棠指尖刚缓过温度,看了眼时间,叫了余杭他们三人过来:“我看周奶奶家菜园里有不少豆角已经熟了,我还带了两条腊肉来,要不要吃豆角腊肉箜饭?”
余杭他们刚吃完雪花酪,正在回味刚才的香甜味道。
本来中午时他们每人都吃了好多东西,生怕晚上节目组不做人,他们没饭吃。刚才又没人吃了满满一碗雪花酪,按说胃里已经放不下什么东西了,但是听到苏棠说什么豆角什么腊肉什么箜饭,他们又不自觉地吞咽口水。
怎么但凡是从苏棠嘴里说出口的东西都有点馋人呢?
就像这雪花酪,牛奶也就是纯牛奶,是余杭和路齐辛亲手倒出来的。苏棠也没加什么特别的调味料,就连搅拌都是齐鲁来的,苏棠只是负责装碗展示,但她装的那碗就要比他们自己盛的要好吃?
路齐辛把这归为心理作用,余杭和齐鲁什么都没想,现在只认准了苏棠。
按理说余杭也没正经吃过苏棠做的饭菜,但比谁都信任苏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