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主峰高達數千丈,還有一片千餘丈的光滑山壁,猿猴也攀緣不得。
因此,峨眉後山,天然便是一處奇險之地,任憑是誰,絕無攀登之能。
而在後山之下,則是一片綿延上百里的深谷,好似一個酒瓶的瓶底,就算有蜈蚣那麼多的腳,蟑螂那麼強的生命力,墮入此地也逃生不得。
莫說是外來人,即便是滅絕師太這等自幼拜入峨眉的,也沒有進入過峨眉後山幽谷,這裡簡直是一處「死地」。
這麼說倒也不對,畢竟,這裡雖怪石嶙峋,溝壑遍地,卻也綠樹成蔭、花木叢生、生機盎然,絕非必死之地。
連滅絕師太都未到過的地方,李瑾瑜和虛若無當然也沒有來過。
不過虛若無何許人也?
原本命數中,虛若無輔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堪稱是劉伯溫和徐達的結合體,當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李瑾瑜能夠有胡八一的馬甲,也是因為虛若無多番教導的緣故。
花木的走勢,山川的形態,陽光的照射,猴群的哀鳴,這些在常人眼中無甚稀奇,在虛若無眼中卻是一條路。
無需任何觀氣類的武藝,只是憑藉淵博的學識,一眼望過去,虛若無便尋到了一條進入谷內的路。
看到此路,心中更奇。
虛若無自非凡俗之輩,他的祖父虛行之昔年曾經輔佐「少帥」寇仲,一舉打下整個江南,能力堪比唐之房杜。
可惜徐子陵被師妃暄睡服,使得雙龍兄弟鬩牆,寇仲心灰意懶,把全部勢力交給李唐,坑慘了虛行之。
本來能成開國功臣,出將入相,功勳萬代,結果只成了個教書先生,畢生才華不得施展,虛行之抑鬱而終。
虛若無繼承祖父才華,也知道中原早晚會發生變革,想要尋個「明主」。
萬沒想到,來的卻是個小孩子。
以祖父傳下的相術觀摩,發現這小孩子原本是早夭之相,結果他不僅逆天改命,命數也變得貴不可言。
象徵性的考驗一番,虛若無決定近距離觀察,發現李瑾瑜雖然屢有驚人之語,行事作風卻異常的穩重。
無論是枯燥乏味的拔刀練功,還是經史子集的講解教學,不管自身對此是否感興,都能專心致志的學下去。
除了這股堅韌的毅力,最讓虛若無感到驚訝的,便是李瑾瑜的運氣。
自從三年多前,李瑾瑜換上各種馬甲在江湖中歷練,各種好處就沒斷過。
去苗疆一趟,不僅得到了苗疆五仙教的友誼,還得到了冰蠶蠱,使得自身百毒不侵,還能施展寒冰真氣。
去荊州一趟,看似只是遊玩,卻在江陵城南偏西天寧寺內,尋到了梁武帝蕭衍留下的巨額寶藏。
最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那些金銀珠寶盡數塗抹了劇毒,若非恰好先前得到冰蠶蠱,這些劇毒還真就不好解決。
也就是這個大寶藏,讓虛若無徹底確認,李瑾瑜心中潛藏著的野心。
梁朝一國之力的寶藏,裡面的珍寶何等之多,若是獻給國庫,武則天絕不介意送上子爵,甚至更高的爵位。
李瑾瑜卻毫不猶豫的留下,並且沒找別人,而是讓自己這「文學老師」去處理寶藏,一切算計,盡在不言中。
剛剛秘密處理完寶藏,又接到李瑾瑜傳信,說是再次尋到一處大寶藏。
虛若無本以為是「燕南天藏寶」,沒想到卻是在峨眉後山,而且按照李瑾瑜的說法,那裡不僅僅有寶藏,還有一處可以作為「總部」的地下宮殿。
虛家先祖傳下觀人之術,有一種說法叫做「聖天子百靈相助」,就是說有大氣運的帝王,走到哪裡都有機緣。
李瑾瑜這些奇遇,很明顯屬於這種說法,但李瑾瑜身上命數,莫說是天子龍氣,就連潛龍在淵都算不得,只能說是一條活靈活現的錦鯉魚。
莫不是先祖留下的書籍有誤?
虛若無越走越疑惑,但無論內心如何疑惑,以他的淵博學識,帶路總是不會出錯的,很輕鬆便尋到入口。
「這裡有人。」
虛若無停下腳步。
「但她並沒有捷足先登。」
李瑾瑜斬釘截鐵的說道。
「你小子想要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