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雄踞黃河南岸,北屏邙山,南系洛水,東呼虎牢,西應函谷。
四周群山環抱,中間為洛陽平原,伊、洛、瀍、澗四水流貫其間,既是形勢險要,又風光綺麗,土壤肥沃,氣候適中,漕運便利,乃千古名城。
先後有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八朝建都於此。
所謂「河陽定鼎地」,居中原而應四方,洛陽乃天下交通要衝,軍事要塞。
隋楊廣時期,更是大修洛陽。
不僅把城池多番加高加固,還以洛陽為中心,開鑿出一條南達杭州,北抵涿郡,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運河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連接起來,洛陽自此成為天下交通商業的中心樞紐。
武則天登基後,把都城從長安遷到洛陽,不僅是為削弱長安城內根深蒂固的世家門閥,也有這個原因。
洛陽城有兩大特色。
一是以南北為中軸,讓洛水橫貫全城,把洛陽分為南北兩區,以四座大橋接連。
城內洛水與其他伊、瀍、澗三水聯接城內,使城內河道縈繞,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內,予人天造地設的渾成感覺。
二是在外郭城的西牆外,因其天然環境設置西苑,西至安,北抵邙山,南達伊闕諸山,周圍二百餘里。
自李唐一統中原,牡丹花成為富貴王侯的最愛,洛陽的氣候,極為適合種植牡丹花,牡丹花會亦不可錯過。
李瑾瑜自幼在洛陽長大,對於洛陽城異常熟悉,行軍趕路之時,早已把城內美景介紹給耶律阿璉父子。
耶律兄弟性格相對魯莽,只在乎城池高不高、厚不厚,熟悉漢家文化的耶律阿璉,反而對此更加的好奇。
行至城外,遠遠見到那座巍峨高聳的城池,耶律阿璉感嘆道:「不愧是中原名城,真乃大國氣象也!」
李瑾瑜聞言,面色略有得意,李元芳和南霽雲,也是一副驕傲模樣。
這不是單獨屬於某個人的驕傲,這是屬於這個時代的驕傲。
洛陽北門,旌杆林立,旗幡飄揚,鼓樂之聲震天動地。
城樓之下,金吾衛旗甲鮮明當先而立,此後是負責迎接的禮部官員。
禮部尚書許敬宗,攜禮部郎中薛稷出門迎接,李瑾瑜對這些毫無興,但此時還未交接完畢,只能耐著性子聽人寒暄,只覺比和方夜羽大戰更累。
好不容易寒暄完了,還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禮儀,李瑾瑜雖然疲憊,卻也只能耐著性子從頭跟到尾。
忙完全部禮儀,李瑾瑜並未去兵部交割職務,卻是李瑾瑜派人把戰報送到兵部,武則天覺得李瑾瑜做的不錯,便讓李瑾瑜繼續負責使者安全。
一方面是做事有始有終,二來也是多刷點功勞,封官封的更大一些。
李瑾瑜對此自然不會拒絕,不過使者們今晚要去皇宮夜宴,此時正在做準備,李瑾瑜有時間回家歇息歇息。
巧的是,尉遲真金想到此事,特意請了假,在家裡等著李瑾瑜。
……
「糟老頭子,你坑我!」
「混帳!你叫我什麼?」
「誰讓你坑我,伱信不信我去義母那裡告狀,讓你一月不敢回家!」
「事情圓滿解決,你至少能得到一個子爵爵位,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半路遇到的刺客不說了,就說蒙元派出的高手,那可是里赤媚啊,若非里赤媚大意,我現在已經死了!」
聽到這話,尉遲真金略有羞赧,硬撐著說道:「你這不是沒事麼!」
「那是我福大命大,我錦鯉魚之名又豈是浪得虛名?但這是我私人請來的幫手,你們仍舊是失算了。」
「混小子,少說廢話,想要什麼直接開口,別和我嘰嘰歪歪,老子最討厭這東西,要不你煩狄老狐狸去!」
「老爹,活下來的金吾衛,可都是精銳啊,等到孩兒封了爵位,想把這些人收入麾下,您能不能行個方便?」
「有事叫老爹,沒事糟老頭,你可真是個小混蛋,不過你這想法不錯,我去寫調令,他們都是你的了。」
「然後,能不能回答我個問題。」
「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