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何平咬咬牙租了,之后由崔文明联系装修队,把原先的店面风格都拆了,重头按照摄影用途装修。
那段时间崔何平忙得没空吃饭睡觉,都是随便对付。他不仅要盯店面装修,回家后还得研究设计装修图纸。
没过多久一个年轻小伙仿佛生生熬老了十岁,可见创业耗费人的精力元神。
同时崔何平仍在关注股票,积极购入,看情况抛出。说实话他对股票的走势升降无法捕捉,以后回到现实世界他是不敢碰的,现在他无非是吃时代红利,以及从系统资料上已经了解九十年代一些未来注定上涨的股份,可以说是稳赚不赔。
经过长达数月的房屋建设,工作室终于装修完毕。崔何平和弟弟在室内一步步走着看着,心里皆是无比激动。
他们挂在摄影室展览墙上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多年前充满温情的全家福。
或许是家人都还在身边,崔何平看着过去的一张张脸感触不深,直到他的手顿在自己揽着肩的小孩脸上,突然说道:“如果二两还在就好了。”
要是二两还活着现在也有十七八岁了,那他们所做的事业肯定也有他一份。
崔文明看着崔何平叹了口气,他知道二两的悲剧在大哥心里一辈子过不去,想起来都是痛。
搞定住址,接下来就是招聘合适的员工。一家初具规模的摄影工作室,至少需要一定数量的摄影师,服化和道具师,财务文员,以及一些杂工。
想到将来得给每个员工工资,崔文明一个头两个大,忍不住问自家大哥:“哥,咱们的钱够用吗?”
崔何平想了想:“撑一段时间没问题,但影楼开业后可能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本盈利。我们的存款肯定是不够的,钱只能多不能少。”
崔文明:“唉。”可是钱从哪里来啊?
正当弟弟为后续资金愁时,他突然现自家大哥之前低调搞的股票,突然间成了全民风潮,从他的视角里看就是一夜之间改变了。
俩兄弟枯坐排队时,崔文明只能感慨改革春风吹满地。
他不懂但他信任哥哥,时间久了他也对相关术语有了了解。然而他还是在每次回去之后忍不住问崔何平购了多少股,要等到什么时候抛出。
每次大哥给出的数据都会把崔文明吓一跳。
“是不是太多了点?”
“这股市有涨有赔的,咱们胆子是不是太大了?”
“大哥,你真不怕赔吗?”
然而一次都没赔,他们越赚越多,崔文明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激动得抱着崔何平都要哭了,“哥,你也太厉害了吧!”
崔何平干笑两声有点心虚,谁能想到一开始看不惯他的弟弟现在成了哥控。
他们又有钱了,很快开展了员工招聘,一步步都由崔何平严格把关。
海城人才济济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他还是招到了想要的员工,跟他们签订了劳动合同。
一切准备就绪后,影楼开业了。
崔和平思索再三,将影楼取名为星光摄影店。
第36章黄粱一梦,那又如何
星光摄影店开业伊始,并没有像崔何平想象中那样门庭冷落。
有一些他在照相馆接触的老顾客和其他人看着他的名气前来捧场,就连他的前老板,照相馆儒雅小老头也来恭喜他了。
对方背着手四处看了看,“不错。和平啊,你真的敢想敢干,之前才跟我说起未来风向变迁,这么快你就付诸行动了,我没看错你。”
“加油,我看好你。”
崔何平陪着一起笑,心里充满感激和豪情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