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娥的两个女儿都在县里上高中。
大的十七岁,跟玉梅年纪一般大,今年刚上高三。
另一个十五岁,跟玉兰一样大,刚上高一。
俩孩子一般都是周五下午回家。
这次是因为有事才没回来。
看到女儿们餍足安然的睡颜。
宋招弟心里一阵熨帖。
也只有在秀娥姐家,她的三个女儿才能睡的这么安稳了。
她看向眼前自已的好姐妹。
她和老张家的恩怨还远远没完。
秀娥姐又是她唯一的好姐妹。
她怎能住在秀娥姐家?
秀娥姐自已也不容易。
丈夫在外谋生,一年到头也就过年的时候才回来。
一家人才能得以团圆。
秀娥姐一个人拉扯两个女儿,还要伺候瘫痪在炕上的婆婆。
不说她现在有钱,能自给自足。
就是身无分文,也不能来麻烦秀娥姐。
她摇摇头笑着拒绝,“秀娥姐,我不能来你这。”
“我被欺负了这么多年,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即便离婚,我也要让他老张家鸡犬不宁。”
宋招弟眼底的怨恨没有任何隐藏,田秀娥看的心惊不已。
都说不能欺负老实人。
田秀娥现在算是见识到了。
从前多温柔,多任劳任怨的一个人,一棍子都打不出一个响屁。
就这么被张家人给逼成了现在这样。
田秀娥从来都不是吃亏的主,她早就劝招弟别那么死心塌地。
不能总是因为张爱国和张玉江亏待三个女儿。
以前宋招弟总是哭着说没有办法。
说是张爱国能赚钱,张玉江能给她养老。
其实,养老不养老的,不是看儿子还是女儿。
主要看孩子们的良心。
现在,招弟终于想通了,愿意改变了。
她打心眼里为招弟高兴。
她给宋招弟打气,“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有啥需要姐的地方,姐就在这。”
两人多年的关系,不需要说两家话。
宋招弟眼里已经有了泪意。
等她在县里落稳脚跟,她一定要想办法把秀娥姐接过去。
回到张家的时候,张老太屋子里的灯已经灭了。
宋招弟在女儿们的小房子里睡下,想着明天去县里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五万块钱存到银行里去。
至于张老太会不会发现积蓄没了?
宋招弟嘴角一勾,明天就知道了。
想着想着,宋招弟就睡了过去。
农村的早晨往往伴随着浓重的生活气息。
鸡鸣狗吠,鸟语禽嘤。
宋招弟在不到五点的时候就自动醒了。
堂屋张老太照旧是骂骂咧咧的声音。
伴随着张老爷子时不时的搭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