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子心中一阵作恶,连忙下了桌案寻着盂盆一通呕吐。
皇后起身走到他身边,故作疑问:「瞧皇儿这表现,这恶宠原是有主的?」
她走过小太子身旁:「难怪本宫说那贱婢敢顶撞本宫,原是仗着背後有主在本宫面前撒野。」
她话虽未明指其人,可小太子精明,一听便懂,他急忙擦擦唇角,抬头问她:「母后将林姐姐如何了?」
「林姐姐?」皇后讽笑一声,「皇儿可知这整个楚宫,除了你父皇和本宫,你便是这楚宫最尊贵的人,岂是什麽啊猫啊狗都能叫姐姐的?」
小太子心知事已不妙,跪到她面前求饶:「母后放了林姐姐,儿臣以後再也不去梨花殿了。」
皇后冷眼俯视他:「看来这贱婢存心魅惑我皇儿,理该赐死。」
小太子正待辩驳,皇后忽然一声令下:「来人,带太子去天牢。」
不管他情不情愿,嬷嬷抄起他小小的身子便将他一路抱去了楚宫天牢。
晦暗潮湿的天牢大多关押着十恶不赦之徒,狱行台上不是铁钩便是砍刀阔斧,以及千奇百怪处置犯人的刑具,小太子从未见过这番场景,满面都是恐惧。
入了天牢後嬷嬷便按旨意将他放置地面。
久不见外人的囚犯们初见小太子畏畏缩缩地走近狱房,便各个伸手延臂叫嚷着冤枉。
小太子左躲右闪,却还是被人抓住衣裳一角,拖得直贴牢门,他挣扎着想要逃跑,一道刀光忽然闪过眼前,随後只见抓住他衣角的囚犯断了手臂。
断臂滚落在地鲜血直流,小太子猛然後退却撞上身後一双腿,抬头正见自己的母亲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身处泥潭险境之地,皇儿要学会保护自己。」
他正瑟然间,忽又见狱刑台前吊着一人,正是那晚送他回宫的宫女,而她此刻身下是一口巨大的油锅,锅内热油翻滚,锅下是乾柴烈火。
小太子转身扯住皇后的裙摆:「母后,儿臣知错,求母后放了林姐姐。」
皇后无动於衷,面向被悬在牢梁上的婢女道:「若是你承认娴妃有意谋害太子,有逆反之罪,本宫便饶你一命。」
那婢女一身伤痕,已是历经一番严刑酷打,此刻嘴角还溢着血,可她却并不畏惧,面对皇后冷笑:「娴妃为人端正,从不曾有逆反之心。」
话一说完,整个人陡降一大截,一只鞋落入油锅溅起了滋滋作响之声,而後那只染着血水的脚尖几乎浮在油面上。
此时皇后低眸问泪眼汪汪的太子:「那皇儿说,她有没有逆反之心?」
小太子攥着她的衣摆,不敢说话,他心知肚明,若是说了,折损的是梨花殿一干人等,若是不说,林姐姐便保不住命。
此刻那婢女又喊道:「殿下不必顾及奴婢生死,为娴妃娘娘而死,奴婢心甘情愿。」
「大胆贱婢,敢教唆太子!」皇后怒喝一声,卸了耐心,「放下去!」
「噗——」
随着油锅翻滚着巨大的沫花,一声声惨叫连连,落入油锅内的人挣扎扑腾,却被一众狱卒用长铁勺按入其中,挣扎不出。
「母后不要!」小太子哭着喊着哀求,「儿臣真的知错了,儿臣再也不敢了,儿臣求求母后!」
宫侍们抓着他的臂膀不让他近前,皇后矮身而下贴近他身旁,见他挣扎着躲避,用双手扭过他的脸,让他直视眼前的场景:「皇儿好好看看,这天下但凡引诱储君之人,皆该有此下场!」
油锅内的人渐渐失去了挣扎,一阵阵焦熟的肉腥味浮出油面,飘满整个牢房,小太子吐了又吐,可残酷远远不止於此。
而後那油制的人肉便被饿狼般的囚徒们分食殆尽,这一切被迫瞧在眼里,自那後他便大病一场。
他再醒来时,不知皇后为何突然宽恕了他的错,允他随同娴妃出宫为兄长祈福,可那日军马混乱,人群拥挤,娴妃为护他身中箭伤,他便眼睁睁地看着她倒在自己眼前。
那时候他仿佛意识到,一切因果皆是因他而起,於是为了护住这梨花殿唯一的皇兄,他变得沉默寡言,不喜欢笑,最终不哭不闹地继承了王位,甘心情愿做一个傀儡皇帝。
说到这里,挽月沉声:「当年通风报信之人,已杖毙在宫中,将军初登大殿那日还记得吗?」
袁沃瑾没忘她所说之人,挽月叹了一声:「她并非奴婢的姐姐,而是太后放在陛下身旁的眼线,陛下早就想发作,却一直压着,直到将军来……陛下他丶有他的顾虑。」
挽月摇摇头不再说下去,而是道:「我与将军说这些,是不愿将军与陛下两厢倾心却存着什麽隔阂。」
袁沃瑾:「……」
这丫头莫不是误会了什麽。
「外界传言有好坏,我相信将军自会分辨,陛下脾气虽差了些,但绝不是那不讲理之人,若往後陛下有惹将军不快的地方,还望将军看在今日陛下以命相护的份上哄哄我家陛下,陛下他……最是吃软不吃硬,这些话我也只同将军你说了……」
她绵绵不绝地说着小皇帝的好和坏,袁沃瑾细细听着,不驳一词。
待她几乎没话说了,袁沃瑾才问了她一句:「你不想要名分吗?」
挽月听他这话,愣了一下:「什麽名分?」
她想了半晌才明白过来:「将军莫非以为奴婢伺候陛下起居,与陛下挨得近,又活得如此恣意,故而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