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纽带联系着南北生死,把它们紧密相连。
烽火连天中,有士兵在战争中身亡,传送回来的死者名单令亲人哭断肝肠。也有从胡人手里发死人财的,让亲人一夜暴富。
世间百态一幕幕上演,或悲伤,或高兴,交织出国难当头下人间的世情百态。
尝不尽的辛酸苦辣,道不尽的生死沧桑。
这是生在那个时代的祖祖辈辈,既是一段黑暗历史,亦是汉人曾经来时的路。
暮春时节,沈乾敏大军攻入燕州。从南方过来的方孝宣等文官开始了他们的重振家园计划,就从昌定和新城开始。
当初闵州经过一场场叛乱,民不聊生,他们下了不少功夫才使其恢复生机。如今来到这片满目疮痍的地方,无不触目惊心。
为了让昌定和新城两地迅速恢复生机,陈皎命这群人把当地的汉人百姓进行户籍登记,重新丈量土地分配下去,并且由南方提供种粮,第一年无需缴纳税收,鼓励农耕。
两地人口锐减,留下大量土地,方孝宣等人经验丰富,寻到本地人对周边田地进行走访丈量。
户籍登记的,治安巡防的,土地丈量的,紧锣密鼓拉开了序幕。
南方大量输送血液供给中原,提供种粮,提供治理人才,一批又一批奔赴过去重建家园。
前仆後继的人们犹如一团团烈火,用他们的热情点燃了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百姓,让他们在绝望中焕发出生机。
那种团结的力量感染人心。
第一批登记过户籍,获得土地的百姓用官府提供的种子开荒耕种。
一家三口能得百亩田地,且还是自耕地,这是南方比不上的。
不仅如此,头一年免赋税,待局势稳定之後,上头还会搞什麽摊丁入亩。他们不太懂,但听到减税就高兴。
曾经因战乱而荒芜的田地被一点点开垦,丢进地里的种子等待着发芽开花。
一切,欣欣向荣。
现在正是大量缺人的时候,有的平民虽然大字不识,但口齿明了,思路清晰,也会得到启用,替衙门跑腿传话,还能得点报酬。
待新城这边走上正轨之後,陈皎一行人转战进郦州。她并无精力去处理善後事宜,那些治理皆交给周宝雨和方孝宣等人,重心全扑在前方的战事上。
月底时燕州被打下。
这边的胡人有好些派系,政权跟南方一样混乱。郦州和燕州算是不太起眼的那种,两州驻军才不到一万人,打下来也相对容易。
在陈皎去往燕州跟徐昭他们汇合时,另一边的崔珏派出第二批文官赶往中原。
一个在前线打,一个在後方支援,很多时候无需对方开口,便能默契相应。
这是崔珏能得到陈皎欣赏的根源,因为用了心,让她无需为琐碎烦恼,只管一往直前,後方他来跟进,绝不掉链子。
他站在了让她感到舒适的位置上,从不逾越。这既是他求存的手段,亦是用感情去打动她的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