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年,唐瀚万万没想到衡国会出如此大变故,那年旱冰天,皆遇到,衡国收成少之又少。
但是进贡是提前谈好的,就是准备进贡,衡国就难以给出了,当时入眼的街道几乎都有饿晕之人,朝廷里也是万寂无声。
遇到这种百年大灾,皇帝又病重,老百姓们也是苦不堪言,而唐瀚不知道自己什麽时候就已经成了众人之矢。
第51章51%《将欲》8唐瀚秦杰宇篇
唐瀚也没想到前一年的谈判会对今年有如此影响,唐瀚愧疚无比,请辞告官。
皇帝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因为侧面来说,在进贡这件事上,唐瀚改变了衡国太多。
最後皇帝给唐瀚休了一个月的假,没说放不放人,回到家乡,唐瀚一路看到太多流离失所的家庭,愧疚心难以附加。
而一路上有偏激者,居然对唐瀚大打出手,还好全村人及时救助。
唐瀚躺在村长家,也无活意,村长那晚第一次与唐瀚说自己的故事。
村长之所以会选择当村长是因为自己也是吃百家饭长大的,那时候村长就想着一定要为村做点什麽。
直到一年,不知道哪来的盗粮贼,周围好几个村过冬的食物都被偷走了,村长那时候才十几岁便天天蹲守,而还真被蹲到了,那日村长凭一己之力机智叫醒村里人,逮到了盗粮贼。
而後村长就成为了村长,其实那日唐瀚问自己为什麽不怨,但是从出发点想,倘若没有村民,自己早就没命了,有时候自己的命并非自己的。
唐瀚听完大为感动,明白了自己该背负自己的责任了,留下遗书,便回朝服官了,这次去往路途,凡是遇难,唐瀚都给与帮助。
而到了羌国,唐瀚说了衡国大灾,可能只能先交一半进贡,羌国皇帝仁,没多计较。
但是到开元,先是进贡数目不对,开元皇帝大怒,在朝廷上怒批唐瀚说衡国不讲信用,并且派人刀顶衡国使者头上了。
而唐瀚默默无言的听完,之後,叙述着自己一路看到的情景平静说出:「你见过饿瘦得只有皮包骨的人吗?
大街之上,冰天雪地,但是他们为了活命攀爬在地,就为遇到一个好心人救救他,而越往南还好。
但是也亦看得见一母多子,分一个饢,再是边漠,吃饭都需要有布遮挡,否则风沙一吹,满口都是沙子。
有时候我寻往南方,看着你们精神抖擞,大庭上亦可中气十足的斥责我们,而却漠视路边冻死骨。
我有时候怨,怨自己身在衡国,但有时候我也唾弃,自己这般嫌弃自己国家,但是更多时候,我更感到悲哀,同是一条生命,为什麽却人生道不同?」
说到这,唐瀚眼角一泪欲要流下,男儿有泪不轻弹,连秦杰宇也没忍住心痛的向前一步,想把唐瀚的泪擦去。
大朝之上,寂静无声,唐瀚继续说:「可是我没有那个能力,能改变所有人的人生,一路走来,看着那些疾苦之人,我没忍住处处施粥,大概用了一半的进贡。
离京那日,皇帝特意嘱咐我,我出使衡国就代表衡国的面,但是皇帝却不知道,这次我更看重的是衡国老百姓的死活。
所以我当决定用进贡施粥,便想过会有此下场,虽然衡国百姓不是开元百姓,但亦是一条命。
大千之国,我想过,倘若开元要与衡国开战,最後得益的必将是羌国,君上亦可杀了我与衡国开战。
但是羌国之所以不敢动作,也是因为它被开元和衡国夹击,君上,我们不是敌人而是友人。」
锋利的刀刃架在唐瀚的脖子上,但是唐瀚亦无慌意,但是一旁的秦杰宇到比唐瀚还慌张,频频看向开元皇帝,就怕他一个命令。
而万寂无声之时,开元皇帝打量着唐瀚低声问道:「你就不怕死吗?」
到这唐瀚释怀一笑,开口说:「不瞒君上,我来时已经留下遗书,姑且选择当入使者之时,就亦想过异死他乡,只要我心中无愧,便可对於天地。」
话语刚落,开元皇帝冷呵一声,看着除却唐瀚,其他人被吓坏的样子,开元皇帝随即讽刺说:「你衡国就你铮铮铁骨一人罢!」随即拂袖而去。
因今年之变故,唐瀚力压群雄和秦杰宇,把明年进贡压了又压,开元皇帝更是气愤,亦有想杀了唐瀚泄愤,最後这件事不欢而散了。
夜里,秦杰宇找到唐瀚,与他分析:「虽然我知道你亦怕明年再如今年这般,但是你过於激进,太刚必折啊。」
唐瀚失去了往日的温儒,看着和煦的秦杰宇,心里有所不平开口逐客道:「里我们是两国之使,应保持距离,外我们亦非亲非故,仅淡谈一交,您尚未有言劝我。」
当唐瀚说完看见秦杰宇满脸受伤的样子,顿时觉得自己说得太过分了。
半晌,秦杰宇走到房门,要离去时,没忍住问唐瀚道:「那我们之前说好的衡国相送了,还作数吗?」
唐瀚紧抿嘴,终究是要无愧於心,唐瀚回答说:「作数。希望经此一别,我们两桥归桥,路归路。」
最後回应唐瀚的是房门关上的声音。
第二日,经过两方激烈的争辩,最後进贡停留在一个较合适的数,但是皇帝还是被气得头也不回的走了。
後面几日,秦杰宇亦没来找过唐瀚,再几日,唐瀚归国,唐瀚还是没等到秦杰宇,唐瀚想着秦杰宇并非失约之人,这才派人去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