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武皇后的应对
李丶李义府几人也围到刘仁轨身边,分别拿起两人试卷阅览。
刘仁轨看的是杜易简的试卷,朗声道:「陛下,这个叫杜易简的考生才学过人,应该可以入榜。」
李义府惊喜道:「这个叫高有道的考生,更不得了,胸有千壑,文笔精炼,
绝对是个人才!」
李捻须笑道:「不错,只看策论,这个高有道就比其他考生的见识,强上一截,应是状元之才。」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也终於走过去,将高有道的考卷看了。
看完之後,他惬了半响,暗道:「如此人才,为何不是世家出身?」心中长叹一口气。
李治淡淡道:「元舅,您现在还觉得,糊名没有必要吗?」
长孙无忌沉默了一会,拱手道:「陛下英明,老臣无有异议。」
李治忽然道:「崔郎中,这位名叫高有道的考生,你应该非常熟悉吧。」
崔文翰只觉後背阵阵发凉,他终於明白过来,皇帝让自己担任主考官的目的,正是因为高有道!
「臣无话可说————只求速死!」他闭上了眼晴。
李治冷冷道:「狄少卿,朕就将这个人交给你了。这次的案子,再加上永徽三年高有道的案子,你都要审问清楚。」
辛茂将微微一愣。
原来皇帝刚才说将案子交给大理寺,是要交给狄仁杰。
狄仁杰拱手道:「臣领命。」
下朝後,韩瑷丶来济都和长孙无忌一起坐着马车,朝赵国公府而行。
三人在路上皆一言不发,等到了书房,韩瑷终於忍不住,道:「太尉,此事难道就这麽算了?」
长孙无忌默然不语。
来济道:「刚才朝堂上的形势,已完全被陛下主导,我怀疑他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崔文翰,而是为了改革这两项科举!」
韩瑷道:「增加殿试还好,只是如果真的实行糊名,通榜将再无用处,以後我们世家子弟参加科举时,哪还有优势?」
来济道:「这不正是陛下的目的吗?」
韩瑷脚道:「太尉,您倒是说句话啊!」
长孙无忌淡淡道:「局势至此,还有什麽好说的,咱们这次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犯了一个错误。」
来济问:「什麽?」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道:「你们难道就没发现,武氏最近安静了不少吗?」
韩瑷愣了一下,道:「不错,科举本是她最关心的事,她竟完全没有插手,
不像她的作风。」
长孙无忌道:「不仅科举,她甚至与许敬宗等人,也很少再来往了。」
韩瑷皱眉道:「这女人野心勃勃,竟忽然收敛,实在是怪。」
长孙无忌喝了口茶,缓缓道:「咱们这位新皇后,可比你我都要更加聪明。」
韩瑷哼了一声,不服气道:「也不见得。」
长孙无忌道:「她和我一样,也察觉到陛下身上的变化,她的选择是主动退让,静观其变。仅此一步,就比你我高明多了。」
其实长孙无忌何尝没有看到这一点,他本来也是这样打算。
只可惜,他牵挂太多。
当涉及到科举时,他终究还是没能沉住气,再次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
虽然皇帝暂时拿他无可奈何,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皇权日盛,他却越来越衰老,将来只怕难以善终。
来济沉声道:「陛下做事的风格,似乎与以往不同,竟提前布局,将我等都装了进去。」
韩瑷冷哼道:「陛下那点伎俩,也未逃过太尉眼晴,只恨那崔文翰太蠢,自作主张,这才致使局面崩坏。」
来济道:「刚才陛下提到高有道时,你没瞧见崔文翰表情吗?就算崔文翰不犯错,陛下也能收拾他。」
韩瑷皱眉道:「那高有道与崔文翰到底什麽关系?」
长孙无忌忽然拍了拍手,一名侍卫从外面走了进来。
「去查一下高有道。」长孙无忌吩咐道。
侍卫领命去了。
傍晚时分,张多海快步来到寝殿,笑道:「殿下,臣都查清楚了,那高有道在永徽三年,就曾参加过科举!」
武媚娘慵懒的侧卧在凤榻上,随手翻看着手中书本,淡淡道:「狄仁杰似乎也是永徽三年的进士。」
张多海笑道:「您说的一点不错。」
武媚娘点点头,道:「说说,当年高有道为何没有中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