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存闻言,又无力叹了口气,仍旧不答。
灵鹭不解:“回到国公府是好事,您再不用担忧小郎君无名无分无法科举了,更不必委屈自己下嫁商贾。”
雪存看向灵鹭漂亮饱满不知世故的小圆脸,方苦笑摇头:“灵鹭,事情不是你想的这么好。”
“国公府叫我和瑜哥儿回去,必不是认祖归宗那般简单。”
她和高瑜不上不下的身世一事,还得从上一辈的恩怨说起。
元有容的母家远在江州,侍郎姬明籍贯也在江州。元家除元有容外,还有一子,是为元有容的亲兄长、雪存的亲舅舅。
元氏与姬氏皆为没落寒族,姬明儿时丧父丧母,常遭族亲虐待。
雪存的外祖心疼他,便将人领回元家抚养,供姬明读书认字、供他科举,全然将他当作自己的儿子。
一来二去,两个青梅竹马的人互生情愫,外祖也作主替他们定下亲事。
后来,姬明和舅舅一起远赴长安科考,一举夺下探花。曲江夜游时,华安公主对他一见钟情,不管不顾他有婚约在身,执意让当今圣人赐婚。
外祖不过是个小小的浔阳县令,舅舅也是个没站稳脚的进士,母亲的身份如何能与公主相比?且华安公主在大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姬明使出十八般方法也无法拒婚,只能默默认下这桩婚事。
十五岁的元有容得知姬明要尚公主,便千里跋涉,从浔阳县历经万难来到长安。
再见到姬明时,已是他和公主大婚当天,他骑在马上,正要去接亲,与她遥遥相望。
公主一早就知姬明有心上人,起先对元有容还愿有几分好脸色,以礼相待。
可随着姬明数次出手对元有容的特殊照拂,公主渐渐地没了那份好心。
次年,失意的元有容偶遇镇国公府三公子,也就是雪存和高瑜的生父高昴。
高昴对元有容一见钟情,一番死缠烂打,终于如愿娶到心上人。
这桩婚事却引得镇国公府不满。
镇国公府是本朝新贵,依靠军功起家,当年就出现式微之状。高昴是三子中最有前途的那个,极有可能重振国公府的荣誉。
公府看不起元有容出身寒门,故未认可这桩婚事,连婚书都没下。
高昴在家中大闹一场,未遂,一气之下就搬出公府,在兰陵坊另立门户,自行与元有容完婚。
无媒无聘的婚事,名不正言不顺,形同私奔,这事当年在长安闹得满城尽知。
人人都嘲笑元有容的地位与外室无异,就连儿时的雪存和高瑜,都被人当面骂过奸生子,只因姐弟二人迟迟未被国公府认可。
高昴想替自己,也想替妻儿争一口气,拼了命地上战场打仗立功。
只可惜,七年前圣人亲征高句丽,高昴一同前往。此战楚军虽大胜,高昴却身死沙场。
皇帝回朝后,给高昴追封了个正四品忠武将军,赏赐财宝无数。
那些财宝自是没有落到元有容手里。
雪存丧父时九岁,高瑜五岁。
元有容生儿子时本就难产,落下了病根,得知高昴客死异乡,她急火攻心,险些撒手人寰。
后来即便捡回一条命,也无法摆脱病榻。
家中一度穷得揭不开锅,元家没少寄钱,姬明也暗中帮衬不少。
可元家本就清廉拮据,元有容无颜花父兄的钱,她更不敢接受姬明的好意,是故自己拖着病躯做生意养活两个孩子。
雪存长到十二岁那年,为减轻母亲负担,小小的她走出长安,踏上商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