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恪听出郑元话里有话,他直问道:「新项目?」
郑元一拍壶身,眼角的褶子炸开花:「嘿!要不说还是亲学生聪明呢!」
「璨星娱乐,不陌生了吧?」郑元睨笑。
不陌生,他那热搜挂了两天呢。
老师挑眉看着他,颇有些逗他的意思。
时恪这学生别的都好,就是性格太闷着了,偶尔调侃一下就当让他释放情绪了。
时同学根本不接茬,老师的意思他还是能猜出来七八分的,偏不上当,只点点头,仿佛聚精会神地听着任务。
郑元眼见没起作用,便没趣味的「啧」了一下,照常往下说:「璨星和文化局合作的重点项目,饮食文化交流综艺——『食光漫谈』,我接了。」
这倒是真稀奇,山道往年经手的项目大多是商业消费品牌,再就是艺术IP,也和影视类内容合作过,基本都是郑元亲自操刀的电影概念图设计,综艺领域是前所未有。
中午吃过饭,郑元点了几个人上会议室开了一小时的会,简单介绍了下项目背景。
参会人员基本都是在工作室待了两年以上的前辈,郑元是有意组建了一个专项组,人都是做过大项目的老手了,资历丰富,枝繁叶茂。
时恪只有一年工龄,杵在里面像棵树苗儿。
「过两天我们和璨星那边开个线上会议,时恪,」郑元叫住他,大家纷纷投来视线,「这周都给我把觉睡足咯,再让我看见你脸白的跟纸一样我扣你绩效!」
得,压力这不就来了。
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他都不怎麽饮食哪来的文化啊。
桌边那一沓资料都是时恪这几天四处搜罗来的,他翻了翻电脑屏幕上的项目书,有些头疼的按了按眉心。
看了几百个相关设计案例,还是感觉没什麽实质进展,和以往给那些奢品餐厅设计VI不同,这节目重在文化输出,且观众通过电视能直观感受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丶嗅觉丶食物口感等等只能依靠想像。
时恪属於体验派,不依赖於经验而是探索可能性,灵感爆发的时候生产力格外强大,没灵感怎麽都憋不出来。
他转了转脖子,准备给自己倒上今天的第三杯咖啡,等咖啡机工作的间隙,他靠在吧台旁边,摸出手机刷刷朋友圈。
乔恒前两日去客串了东兰设计展公开讲座,随个赞。
郑元的电影海报获奖了,随个赞。
刘丛休假跟女朋友去了趟大草原,随个赞。
黎昀发了张画,随个……等等。
时恪的手指停在半空,怔忡着没有落下。
熟悉的笔触和用色,那张淡彩速写被装在一个磨石画框里,画框上刻着两圈简约飘逸的花纹,和画本身的线条呼应,看着特精致,特别搭。
「时恪!」一道力重重压在他的肩膀上,一不留神,时恪的手指按了下去。
看着手机上那颗变红的心,他顿时有些无语,拧着眉毛转过身,「有事?」
「欸你……你咋了?不舒服?」徐泽文话说一半,见他这样子又不敢开口了。
时恪冷下脸的时候还是非常有距离感的,这事儿纯属意外,他侧过头调整了下自己的表情,「没,怎麽了?」
徐泽文盯了他半天,确认无恙才开口:「哦!你那沓资料借我看看呗,我刚交完一项目,综艺节目那事儿还没来得及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