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寒星闪烁,冷月高悬,夜色如墨,轻柔地笼罩着静谧的湖面。
两艘游船在湖中缓缓前行,船桨轻轻划动着湖水,泛起层层涟漪,那细微的动静打破了夜的寂静。
湖面上倒映着天上的星月,宛如无数碎银铺洒其中,熠熠生辉。虽是寒冬时节,这般景致却也别具一番韵味。
一艘船上,几位女子围坐一处,笑语盈盈。
她们正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城中的新鲜事儿,清脆的笑声不时传出,如银铃般在夜空中回荡,为这寒冷的夜晚增添了几分融融暖意。
而另一艘船上,气氛却显得有些安静。
司琴站在船尾,双手稳稳地撑着竹篙,动作轻柔而娴熟。青丝随着微风轻轻舞动,衣袂飘飘,身姿轻盈,远远望去,宛如从湖中走出的仙子。
许舟坐在船头,看着司琴的背影,他在想,要是没有刚刚她趴在船头干呕的那一幕,此刻的她肯定帅极了。
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越过湖面,凝视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若有所思。
甘棠则安静地坐在船舱中间,一只手握着剑,另一只手拿着花,神情冷漠,宛如一座散发着寒意的冰山,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无形的屏障,拒人于千里之外。
就在这时,虞秋池突然清了清嗓子,朗声开口道:“朝槿,前些日子,书院的老师给我们留了个问题,我回家之后苦思冥想了好几天,却始终没有头绪。你平日里读书甚多,学识渊博,不知能否帮我解答一下?”
说这话的时候,她看似不经意地瞥了不远处另一只小船上的少年一眼。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这是想借机考考那个书生,看看对方是不是真如好友苏朝槿说的那般才华横溢,免得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苏朝槿自然明白她的心思,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轻声说道:“秋池,那你说来听听吧。”
“咳咳。。。。。。”
虞秋池清了清嗓子,成功吸引了船上所有人的目光后,才装模作样地开口念道:“四书五经里讲,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同样在四书五经的《易经》里,有一句孔子的注释,利者义之和也。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孔子说的话,怎么这两句看起来有点矛盾呢?”
“这。。。。。。”苏朝槿抿了抿嘴,微微皱起眉头,转头看向许舟说道:“姐夫,我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呀?”
其实但凡准备考取功名的书生,都知道这两句话。
可现在问的是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对于不用考取功名的女子来说,知道这两句话就已经挺不容易的了。
能深入思考其中的关系,确实不简单。
虽说这个世界和许舟原来的世界有点不一样,但四书五经还是有的。许舟也搞不懂,就拿大玄帝国来说,国祚竟已延续上千年,这本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按照历史规律来看,根本不可能发生。
就好像,从原本世界的历史截取了一段开头,然后结尾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在这个时代,十个人里有九个没读过书,甚至不识字。
所以对于女子而言,认识一些字,读过一些书,甚至会几首诗词,就可以被称作才女了。
许舟原本读的是理科,学的是软件工程。但他有个习惯,每次看小说看到那种文抄公的剧情,就会兴致勃勃地去查证古诗或者词句的出处和释义。
没想到,回旋镖就这么打了回来。
许舟觉得有些无聊。
不过毕竟是二小姐把问题抛给他,他自然不会不给面子。稍微思索了一下,他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义利之辨,是一个入手极浅、但意味无穷的问题。”
众人的目光都望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