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UPU小说网>雪落青松下一句是什么 > 第35章(第2页)

第35章(第2页)

这一番话下来,方才推举江淮景的大臣们,也都无话可说了,只得继续在一边观察接下来的局势。

而林仲检已说出推荐人选,只是被人家给拒了,奉元帝也没法再继续追问,便只好转问他人。

「武毅候可有推荐?」

现任禁军统领苏恒刚刚也并未表态,不过众臣皆知他这人向来寡言,又只忠心皇帝,於朝堂上从不参与争辩。是以一直将他当作透明人,不甚在意。

「臣亦觉得吏部江协办最为合适。」

苏恒先是点到了江淮景,然其已婉,便又道:「只是江协办有本职在忙,不便脱身,则又思虑再三,方觉此事无关者可择选任。」

他说着转身一一目光扫过,「是为礼部何尚书丶兵部齐尚书丶工部谢尚书。」

话音落下,被点到名的三人立刻上前,齐尚书率先道:「回陛下,北疆前线战况不佳,本部近期宜全心於此。」

另外两个则道:「此案事关重大,我等能力有限,难堪重任。」

奉元帝叹了口气,「三位尚书确不适合,不如武毅候来主审如何?」

苏恒拱手道:「陛下嘱托,臣不该推辞,只是犬子在任刑部侍郎,身份尚未清白,臣来审理此案,难以服众。」

这烫手的山芋谁也不想接下,推来推去,当最後也没选出个人能定下。

众臣不再言语,将决策权归还皇帝。

殿上一时安静下来,江淮景见这局面,思量着不如硬着头皮接下这差事算了,正与开口时,便闻奉元帝咳了咳。

「朕加以思量後,觉得这事既然由林中丞揭示,那便辛苦他负责到底罢。」

话说到这个份上,也算是拍板子定下了,何况林知瑾今日告病未上朝,也没当面拒绝的机会。

只是众人不免又发散思维到皇权与相权之争上,毕竟林知瑾是宰相之子,又去了御史台,割裂在两权之间,选他主理,局势当真模糊不清。

只是这次事大,几乎到了二选一的地步,众人不太相信他能大义灭亲,结果无非是他自己请辞,或是被皇帝寻由卸任。

散朝後,消息很快上下传开来。

相较於其他人的猜测议论,江淮景却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日前他带林知瑾与刘友淳进宫面圣。

御书房内,林知瑾向奉元帝口述假-币事原委,并亲手呈上帐册,是奉元帝要求他当面写成奏摺,又叫他以病由避开本次朝会。

想必在那时,皇帝就有了这样的打算,只是这目的为何,尚不明确。

而刘友淳那边其实没什麽要汇报的,该说的已经被林知瑾说完了,他跟在身侧,不过是为了保护林知瑾,以及面圣时才得见的物证。

出宫後,林知瑾低调回府,刘友淳返程而归,解除封城。

陈育德被羁押後,冀州知府调任了临职县令,并将已经稳定住的灾民们,安排去了西边人烟稀少的村县,落实户籍,置办生业。

刘友淳依令回归驻地,与梁颂年等人通行至冀州边界而分开。

也就是在这时候,梁颂年收到了林知瑾的飞鸽传书,内容简洁,不过同步了朝会对於假-币事的处理结果。

梁颂年对林知瑶并无隐瞒,给其看完信後,便要她回封报平安信给家里,顺便交代还有几日路程。

林知瑶向梁颂年坦白了自己快马加鞭赶到承阳,是在封城之日潜进来的。

为了不添乱,她一直在暗中观察,直至那天看见烟花,才不顾一切去现身寻他。

她本还想调侃梁颂年昏迷不醒的时候,手里死死的攥着她送的香囊。

当时大夫上药时十分不便,怎麽也想不明白,他手里攥了什麽宝贝不肯撒手。

可梁颂年醒来後那日,他们聊了那些事,林知瑶再没了捉弄嬉戏的心思。

作者有话说:

关於奏摺:作者在网络浏览多种资料的奏表後,综合借鉴了格式和规范,但内容完全自行编写,切勿深究对错~<="<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