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季晓溪脸蛋儿红扑扑的,鼓起勇气,趁着这难得的机会,赶紧把心里话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今天这事儿,真的多亏了你。”
说完,她急忙拿起旁边的大碗,用碗边儿挡着脸,掩饰害羞的表情,咕咚咕咚地大口喝起来,好像那碗里的水能让她平静下来似的。
大碗刚好遮住她半边脸,只露出那双忽闪忽闪的眼睛在碗边儿下闪闪发光。
陶宛宛看着眼前这个有点慌张却又带着点孩子气的小姑娘,嘴角忍不住上扬,心里嘀咕着:这小丫头,慌张中还透着点可爱呢。
这时候,旁边被冷落了好一会儿的季晓栋,轻轻拉了拉陶宛宛的衣角,眼睛里满是好奇的光芒:“嫂子,后来呢,孙悟空到底救出师傅没有啊?”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期待,好像自己也跟着故事走进了那个神奇的西游世界。
刚才,陶宛宛正讲得绘声绘色,故事正讲到精彩的地方,门轻轻一响,小姑悄悄回来了。
季晓栋心里的好奇像潮水一样汹涌,但他还是努力控制自己,眼神里满是期待,等着陶宛宛把那碗热腾腾的鱼汤递给小姑。
这一段故事,就像没完没了的黑夜,白骨精、孙悟空和师傅之间的故事继续上演,就像一只调皮的小猫在心里轻轻挠痒痒,让人急得不得了,特别想弄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嘿,你猜猜看?”陶宛宛笑得像朵花一样,又坐回了灶台边那张古老的凳子上,继续讲着没讲完的故事,给季晓栋编织了一个奇幻的梦。
我猜,肯定是孙悟空用他的七十二变,大显神通,把师傅唐僧从危险中救了出来。毕竟,孙悟空可是个降妖除魔、无所不能的英雄啊!
“对,孙悟空确实把师傅救出来了,然后他们就继续往女儿国的路走……”
陶宛宛回忆起《西游记》的情节,虽然具体的细节她有点记不清了,但小时候那种热爱的感觉还是那么清晰。现在她虽然长大了,对《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些经典也越来越喜欢,但《西游记》带给她的那份纯真和幻想,还是让她难以忘怀。
陶宛宛讲故事讲得活灵活现,每个小细节都好像在她嘴里跳动起来,情节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听得人心里七上八下,完全被吸引住了。
作为博主的她,讲故事的本事真是名副其实。
季晓溪本来只想喝完鱼汤就回屋躺下,结果一不小心听了陶宛宛讲的故事,就完全停不下来了。
“吱哟——”
院子里那扇老旧木门发出的悠长吱嘎声,陶宛宛的讲述就像被这声音打断,突然停了下来,仿佛被什么看不见的线给拉住了。
她轻巧地从凳子上站起来,脚步轻快地走向门外,眼里闪烁着期待和好奇,“难道是他们,终于回来了吗?”
季晓溪和季晓栋的眼睛紧紧跟随着陶宛宛越走越远的身影,心里痒痒的,好像有无数小手在挠着,让人坐立不安。
那个没讲完的故事就像一颗悬在心上的青涩果子,既让人想尝一口,又让人焦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转折呢?那些还没翻开的篇章里,藏着什么惊喜或者挫折?他们的思绪跟着陶宛宛的背影飘向门外,心里充满了对故事结局的无限好奇和期待。
季晓溪心里琢磨着,那个圣僧最后到底有没有和女儿国国王走到一起呢?
季晓栋心里琢磨着,孙悟空后面是不是又打妖怪去了呢?
陶宛宛刚走出厨房,就看到公公季大贵搀着婆婆柳氏从外面回来,季怀安和爷爷也跟在后面。
“你们回来啦,肯定饿了吧,我这就去厨房盛鱼汤。”陶宛宛说完,就转身进了厨房。
婆婆柳氏看她的眼神里带着不悦。
陶宛宛把锅里的汤均匀地分好,端出去,递给婆婆柳氏时,柳氏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没说什么责备的话。
递完汤,陶宛宛又回到厨房,开始烧水给大家洗澡,她觉得现在还是别在婆婆柳氏面前晃悠比较好。
她现在火气正大,等她气消了再说吧。
吃过晚饭的季晓溪和季晓栋,像小跟班一样跟着陶宛宛进了厨房。
“那个圣僧最后有没有和女儿国的国王在一起?”季晓溪一进厨房就急切地问陶宛宛。
陶宛宛往灶里添了把柴,认真地回答季晓溪,“没有,圣僧没和女儿国国王在一起。”
“啥?为啥啊,女儿国国王那么棒?”季晓溪一脸期待变成愤怒,这和尚是不是瞎了,这么美的姑娘他居然不喜欢。
“因为他要去取经啊。”陶宛宛平心静气地跟季晓溪解释,以前她也觉得唐僧瞎了眼,但年纪大了,她好像慢慢懂了唐僧。
“唉。”季晓溪叹了口气,这个故事的结局,她一点都不开心。
“我以前听过一首歌是关于女儿国国王的,你想听吗?”反正现在闲着,不如跟小姑聊聊天,增进增进感情。
“那是哪首歌?你会唱吗?要是唱得不好听,就别唱了。”
季晓溪对这首歌挺感兴趣的,但是,她心里有点倔,不想轻易听陶宛宛的。
再想想,陶宛宛这么粗犷的人,能懂什么吟诗作曲,唱什么歌啊?
说出来让人笑掉大牙!
“应该唱得还可以。”陶宛宛嗓子还不错,唱出来的歌应该不会太差。
“咳咳。”陶宛宛清了清嗓子,小声地唱道,“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美不美……”
本来想笑话陶宛宛的季晓溪,结果陶宛宛一开口,她就笑不出来了。本来以为陶宛宛是个大老粗,不会唱歌,没想到她不仅会唱,唱得还特别好听。
再加上刚才听了圣僧和女儿国国王的故事,这歌听得人越来越伤心。
唱完一首歌,陶宛宛又往灶里添了把柴,“好了,唱完了。”
“这歌听得我心里真难受,这歌叫啥名字?”季晓溪想让陶宛宛教她,这样她以后就能自己唱给自己听,可以天天唱着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