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酷暑难耐,阿蛮犹为怕热,终日里团扇摇断。
好不容易捱到晚上,虽有风,却如扬沸汤般,也是热浪滚滚。
玄清子替她取了窖藏的冰块,以羊皮囊袋裹了,她夜里需抱着那一堆冰睡。
正当她觉得凉爽惬意,昏昏欲睡之际,忽闻楼下传来一阵门板抓挠之声。
接下来,又似有野兽撕咬呜咽之声。
阿蛮觉得奇怪,便披衣起身来看。
这一看,却教她额蹙心痛不已。
店门外出现的,竟是她曾救下的六只小狐狸!
六只小狐狸瘦骨嶙峋,浑身是伤,为的正是独眼的老大,为保护弟弟妹妹,在与屋脊兽对撕着。
阿蛮心疼不已,忙一脚踢开龇牙装凶的屋脊兽,呵斥道:“滚开,你这欺软怕硬的东西!”
屋脊兽委屈的扁了扁嘴,又回到屋顶上了。
阿蛮赶紧把这几只小狐狸抱了进来,又叫来小二替它们上药。
阿蛮听得它们叽里呱啦叫了好一会,总算听明白了。
原来是小狐狸们压根就未曾在青丘安家,而是自己从青丘逃跑,一路还要躲避猎人的追捕,餐风露宿,历经半个多月,终于回到了阿蛮身边。
小二翻起它们的脚掌给阿蛮看:“瞧瞧这帮小崽子,蹄儿都被磨得血肉模糊的。它们跑回来,多半是只认旧主。”
阿蛮挨个抚摸它们的小脑袋,爱怜道:“真是可怜见的。既然如此,你们便都留下吧。”
次日清晨,知秋起来见到昔日小伙伴,开心得手舞足蹈,又去后院找了个隐蔽处,替它们搭了个窝。
阿蛮叮嘱它们,如今形势紧张,切不要乱跑,以免被人捉了去。
小狐狸个个都点头,表示记住了。
知秋分别一一替它们取了名字,老大叫小风,老二叫小雨,老三叫小雷,老四叫小云,老五叫小雪,老幺叫小霁。
阿蛮听了不由得莞尔一笑,风雨雷云,倒是个好名字。
平日里,知秋领着它们在后院玩耍,若是店里恰好没客人,便放它们出来撒欢。
一日,知秋给它们喂完食没多久,就现老幺不见了。
老幺小霁是这一窝小狐狸中最为调皮捣蛋的一只,时常自个偷溜出去玩。
知秋正要出门去寻,却见小霁又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了。
知秋遂拎起它训了一顿,小霁也不敢反抗。
第二日,第三日也是如此,一喂完食,小霁就跑得无影无踪。
后来,阿蛮逮住它在偷鸡,咬得一口鸡毛,问它笼子里少了两只鸡,是不是都被它偷吃了,它委屈巴巴的,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阿蛮气得罚它不准吃晚饭。
到了晚饭时,它见果真没有自己的食物,失望的走开了。
伏在地上闷闷不乐。
到了夜里,知秋担心它饿坏了,悄悄给了它个馒头。
它抱在怀里,却是许久不肯吃。
知秋假装离开,实际上是躲在一旁暗中观察。见它又偷偷摸摸溜出去,知秋赶紧尾随其后。
只见小霁叼着馒头,撒开脚丫便往后山奔去。
它于一处陡峭山壁前停住,小心翼翼的攀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