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气汽车的张明宇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中流露出对新创技术实力的认可。
他暗想:尚气在自动驾驶领域也投入了不少,但与新创相比,似乎还差了一个量级。
看来这次来学习,是正确的选择。
在智能化生产车间,三家公司的团队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只见工厂内机器人密集,自动导引车来回穿梭,一派高度自动化、信息化的生产景象。
大米电子的生产副总裁刘海舟感慨道:“新创的数字化生产能力,简直就是我们的目标标杆啊!
这种柔性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不正是制造业转型的方向吗?”
说实话,这个全智能机器人工厂,还是大米帮助新创搭建的基础。
但是之后的一些构造,都是人家新创自已玩的了。
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元气集团的智能制造总监孙玮也深有同感:“作为传统的整车厂,元气在数字化转型上确实慢了半拍。
新创能够实现如此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实在令人佩服!“
尚气汽车的制造中心主任李昊也不禁连连称奇:“新创的智能工厂,不仅仅是几台机器人、几个传感器那么简单。
他们对生产流程的精益化程度、对数据的应用深度,恐怕都是业内领先的。尚气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
而在用户体验实验室,众人更是大开眼界。
新创正在研发的眼球追踪、脑电波分析等人机交互技术,以及VR
AR在汽车场景中的应用,勾勒出了一幅未来智能座舱的美妙图景。
大米电子的用户体验总监陈杰兴奋地说:“没想到,汽车与消费电子还能碰撞出这么多火花!
新创在人机交互上的探索,对大米而言也是极富启发的。
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技术反哺到手机、电脑等传统电子产品上啊。”
大米,可是做手机起家的!
元气集团的总监刘畅也连连点头:“座舱智能化,将是智能汽车的又一竞争高地。
新创在沉浸式体验、情感化交互上的尝试,绝对是引领行业的。
看来我们元气在这些前瞻性领域,还需加大投入啊。“
尚气汽车的智能网联总监张楠也不禁感叹:“作为智能汽车的后来者,新创在智能座舱领域已经做到了弯道超车。
相比之下,尚气在人机交互、智能网联等方面的短板就太明显了。
这次来新创,真是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啊。“
两天的参观学习,给三家公司的团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背景,但在智能化变革的大潮下,却走到了同一个“向新“的赛道上。
大米电子王鹏飞在参观期间,多次与新创的技术人员探讨智能汽车与消费电子融合的话题。
他意识到,汽车智能化其实是一个更广阔的生态,需要多行业协同创新。
回去后,他要尽快筹划成立车载电子事业部,大力引进汽车行业人才,加速布局智能座舱等领域。
李国富则被新创的数字化研发体系所震撼。
他暗下决心,要在元气内部倡导精益化研发,打造数字化的研发平台和虚拟仿真环境,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升迭代效率。
同时,他也要加大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前瞻领域的投入,引领行业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