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时候,田间地头还会种上一些绿豆和芝麻,前者也是粮食,后者可以用来榨油。
另外还会种上一些制衣的麻。
项家寨地处的环境,在崔榕的感觉中,很像是江南偏北的气候,他们没有种桑养蚕的习惯。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月份前后,才会开始落谷。
也就是给稻谷育种。
所以大家才觉得奇怪,怎么叔公这时候,就把稻谷种子拿出来催芽了?
叔公却也有他的道理。
“既然是要试这丹药的效用,自然是多找些种子来试。这稻谷我种在盆里,长到半尺长,再移摘到沟渠边上去,保管能活。”
他摆手道,“你们就别管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听他这么说了,寨子里的其他人也就不多问了。
各自回去忙各自的。
这时候,就没有人能闲着。
以往能有余粮的年月,谁家里不养点鸡鸭鹅牛羊猪的。
可惜,现在粮食人都不够吃,牲口就更是没办法养了。
别看这些牲口也是能吃草的,可没有粮食,它们能下蛋的不下蛋,养来吃肉的不长肉。
就算不给粮食,也得给麦麸,不然很快就能瘦没了。
但是这个时节,麦麸也是口粮,哪有多的喂给它们吃呀!
不过多少还是留了两只鸡一只羊的。
偶尔给鸡一把小米,留着下蛋补身体。
羊就养到过年,能喝点热乎的肉汤。
之所以留下养,也是它吃草多,吃的粮食少。
这些都得有人管。
还得打扫收拾房间和院子,再把衣裳被子拿出来,该晒的晒,该洗的洗。
忙完了还得做上一顿饭,带去地里吃了跟着一块干活。
这一顿饭就是朝食。
寨子里现在很多人家,都回到以前,一天吃两顿饭了。
所以,当寨子里的山民,看到那抹生机旺盛的绿色,才会连一点迟疑都没有,就不约而同的决定,要让项二叔这个二当家出面,去找崔葭月问询。
日子,越来越难。
大家是真的快撑不住了。
如今好了,如今要好了。
……
不到半个时辰,木盒里的丹药,就都化在了水里。
泡上了寨子众人精挑细选出来的种子。
叔公做事老练,选择了分开浸润不同的粮种。
项家寨的田亩耕种多种小麦,和粟米——也就是黄小米,还有高粱。
少部分的地会植黍米、稻谷和黄豆等等。
所以,最终浸润了丹药的种子,就是以小麦为首,再加上粟米稻谷和黄豆。
大面积平坦的土地上,当然就是种小麦粟米稻谷这些了。
另外山地总有不平整,还有些背阴和正阳的缓坡地,这些地方可以种植的粮食作物种类就不一样了。
他们在常年的耕种之中,已经总结出了最优化的方案。
播种时间上,也都会相应的错开。
最先播种的,当然是小麦。
四五年前,寨子里的人还会播种冬小麦。
但是晦气越发严重之后,就只能是该回种春小麦了。
究其原因就是人力不足,难以保证土地中晦气的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