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她还有小猫儿几个小豆丁来说,能不能解春困不重要。
重要的是,好不好吃。
牛妈妈将面又筛了一遍,筛的细细的,才加了水大成浆糊要烙饼。
鲜嫩的韭菜,洗干净摘了摘,便下了锅。
嫩韭菜辣味还不显,更多的是一种清甜。
和豆芽炒在一起,鹅黄葱绿,颜色看着就开胃。
还炒了鸡蛋。
王姑姑手艺很好,鸡蛋炒得很嫩。
大人小孩都吃了不少。
灶房里还炖了骨头汤。
崔榕还在长身体,晚上都感觉骨头疼,牛妈妈便张罗着炖了这锅汤。
这样的一顿,吃得大家都很满足。
……
“好吃!”项颢吃了大半盆韭菜鸡蛋炒豆芽,还有半盆饼,重重的点头说道。
还喝了一小盆的骨头汤。
“……嗝~”崔榕也觉得好吃,还吃撑了。
这就是看吃播,看得太投入的下场!
……
吃完了这一顿,就该办点正事了。
第二天一早,崔榕就和带着莺儿,又到了炼丹房里。
说是丹房,其实就是一间屋子,就在她住的这间小院里。
在西边的一排三间的厢房中,收拾了一间出来。
十几天前被收拾了出来。
拜托项颢送过来的一个丹炉,还有两筐药材,也早就在里面放着了。
就在丹药浸润过的粮种,刚播种下地没几天,这些东西,就被送了过来。
需要两筐药材,是崔榕先提起来的。
在给出丹药后的第二天,她就找到项颢,提出想要一些药材,用来炼制些药丸。
给出的理由当然是,她的医术就是靠着制药而来。
既然闲来无事,就不如,先了解一下大青山都有些什么药材。
如果能凑齐一些丹方里全部药材,到时候,便也可以试着炼制出来,用以治病救人。
既然她身处在项家寨,会治谁的病,救哪里的人,也是不言而喻。
她想着项颢没有理由拒绝。
果然,对方听了之后就满口的答应了。
没过两天,不仅把药材给她送了两筐,还给她送来了一个半人高的小丹炉。
此时,她就准备把这些东西都利用上了。
“小姐,丹炉里的柴火,都放好了,要现在就点燃吗?”莺儿起身问道。
“嗯,把火点起来吧。”假装着正在整理药材的崔榕,摆手说道。
“好的,小姐。”莺儿应声,取出了腰间的火折子,又从边上取了些绒草,引火点燃丹炉内的木头。
等绒草上的火苗,将木材彻底点着,她这才起身,将周围易燃的东西,都收拾了,拿走放到离丹炉远些的角落。
对着崔榕矮了矮身,施礼道:“小姐,那我就先出去了。”
“嗯,去吧。”崔榕淡淡地道,“还是像之前一样,等烟气散了,或是我招呼你再进来。”
“是。小姐。”
“要是觉得冷,就去多披上一件衣裳。”
“知道了小姐。”
说完,莺儿开门走了出去。
然后在回身把门关好之后,便从墙角搬出来一个小板凳,接着又往外走出去了几步,把板凳放下,坐了下来。
守在了屋子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