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但是我显然不能先手。
对于我这样没有任何武术基础的人来说,贸然进攻显然更容易露出破绽。
比武和考试一样,其实结果如何,水准已经是无法改变了,关键在于挥和心态。
无论生什么,沉着冷静是第一要务。
太祖的诗词告诉我们“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这是一种心态,也是告诉我们,在无法清楚解读形势之际,不妨以静制动,后制人。
当然,在聚贤庄一役中,北乔峰那般的后制人我肯定做不到,但我可以用以静制动的方式,见招拆招。
面对项羽的礼让,我微微一笑。这不仅是回礼,也是让我紧张的心态得以暂时的放松。
“项兄,你也知道,我除了一身的力气,技巧那是几乎没有的。若是让我先动手,这从何处进攻,怎么进攻我都会思考半日。若是如此,这场比试都不知道何时才会真正开始。”
“那好。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拳脚无眼,你可小心了。”
话音刚落,还没等我回答,一根粗大的手臂就这么直直地杵了过来。
原来所谓的名将都是如此。若能占得先机,根本不会讲究什么仁义道德。沙场搏杀,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状态。若是能偷袭得手,为何还要讲究什么礼法。
宋襄公是怎么失败的?可笑的不可半渡而击。
当然春秋时期的战争方式,还是收到礼教的约束。早期的争斗,国人也是双方拉开了阵式,光明正大地对攻。只不过后来,战争文化渐渐展,什么偷个营,烧个粮开始比比皆是。
当我们看到类似于电影《勇敢的心》中双方对战的场景时,国人们总会问,为什么他们这么傻?要正面对抗?其实并不是他们愚蠢,只不过他们的战争文化还没有展到犹如我们那样的高深地步。
项羽本来就人高马大。我这样的个子站在他的面前那是可以清楚的数清项羽鼻孔中微微露出的鼻毛。
他这类似于冲拳的一拳,早已结合步伐的前进,凭借手长脚长的优势,瞬间来到了我的面门。
我下意识架起手臂格挡,只觉得一股从来未体会到过的巨力扑面而来。虽然招式被我格挡,可我的手腕和小臂居然体会到了明显地酸痛。
好大的力气。我心中一惊,还未作出第二步反应,小腿胫骨已然感受到了突如其来的疼痛,犹如被一条长鞭扫中。
我脚底失了重心,直接跌倒在地。
“哇!”身后传来了柳条儿的惊呼。
只见项羽停止了进攻,只站在那里,笑意盈盈地样子。我在他的笑容中没有看到一丝的轻视,反而是一种认可。
这是,常遇春的声音从那边传来:“马兄弟,别怕。就以你的力气,不至于防不住项兄的进攻。即便你要格挡,怎可阻碍了自己的视线。视线一旦受阻,接下来的进攻自然无从应对。扎紧你的步伐,不要头重脚轻。”
显然,常遇春这是在一旁指点我对战的技术。
他的意思是,我的力量完全可以应对项羽的进攻,即便是防守,也要时刻保持对手就在我的眼中。就像刚才那种双臂格挡的方式,阻碍了自己的视线,显然就让自己落入了下风。若不是视线受阻,那才那一脚地堂腿也未必真能扫中我。
即便能扫中,若是我有所准备,也未必就会被横扫在地。
我立刻爬了起来。项羽的力气是我在阴曹地府见过最大的。我是第一次在对战中,感受到了对方的进攻真的给我的身体带来不友好的感受。
不过,显然倒也没有给我带来任何的伤害。
我立刻原地爬起,向后退了两步,拉开了距离,稳稳地扎下了马步。
应对项羽这样的对手,我因为匮乏的对战经验,也只有尽量拉开距离,才能给我争取多一分应对反应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