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着沉默不语的谷昌远说道:“谷爱卿,可还有话要说。”
谷昌远说道:“陛下,现在主要证人已死,微臣又找不出其他证据,今日弹劾商阁老之事,微臣无能为力,请陛下责罚。”
皇帝说道:“证人死亡乃是意外,此事怨不得你,你先且退下。”
等谷昌远退下,皇帝又朝着所有大臣问道:
“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没有?”
皇帝话音一落,文武百官悄悄的互相传递眼神,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应答。
过了好一会儿,才从政事堂大佬中间走出一人,他走到御街中间,对着皇帝说道:
“陛下,臣商元丰有话要说。”
皇帝说道:“商爱卿请说。”
商元丰说道:“臣今日遭到朝堂之上众多官员的弹劾,弹劾的罪名繁多。”
“虽然现在都因证据不足,没有对臣定下罪责。”
“但是,弹劾的罪名之中,毕竟涉及到谋害宗室之罪。”
“因此,微臣请求陛下,暂停微臣职事,待查明真相后,再恢复臣的职事。”
商元丰现在出来告罪,乃是属于朝堂潜规则。
朝堂之上,若有大臣遇到弹劾,若是小罪,只需皇帝说一句便可过去。
若是重罪,无论最后有没有查清楚,被弹劾的大臣,都要站出来请求罢官,以示自己不是贪恋权柄之人。
而这时候,皇帝一般都会出言挽留,让被弹劾的大臣放心工作。
当然了,这种事也有疑问,那就是如果皇帝特别讨厌一个大臣。皇帝就可以在他请求罢官的时候,顺势答应他,将这个讨厌的人赶出朝堂。
所以在商元丰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看着皇帝,看看他会怎么做。
是按照惯例挽留,还是趁机罢免商元丰,将铁板一块的政事堂撬开一个缝隙。
皇帝没有让他们多等,在商元丰说完之后,立刻说道:
“既然证据不足,朕岂能无故免去辅政大臣的职事呢。商爱卿安心做事便可。”
商元丰听完,对着皇帝行了大礼,口中说道:
“微臣谢过陛下,今后,微臣一定鞠躬尽瘁,为陛下效命。”
文武百官,虽然没有看到辅政大臣被罢官的一幕,却看到了政事堂的决裂。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局,皇帝又占了上风。
要知道,现在的政事堂之中,几位辅政大臣都是太上皇留下来的。
这几位老大人,都是资格老,同时门生遍布朝野。
他们虽然也因为各自的利益时有争斗,可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商量着办。
尤其是面对新皇,他们几人,这半年来犹如铁板一块,让新皇对他们无从下手。
但是今天商元丰差点被人直接从政事堂赶出去,他必然会与暗算他的阁臣决裂。
与其他阁臣决裂后的商阁老,要想在政事堂站稳,必然会投靠皇帝。
刚才商元丰感谢皇帝的话语中,就已经表现出了这一点。
百官之中不少人心中感叹,商元丰真是命好。
在今天这个看起来无路可走的局面中,先有皇帝暗中相助,后有肃王直接弄死了最关键的证人。
让某位大佬精心策划的一场弹劾大案,就这样草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