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清的嘴角有噙着一丝轻蔑的笑意,对于准备银一事,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他可能输吗?
……
因为“十万两”赌局的主推,两人这场比试以星火燎原之势,点燃了整个国子监。
即便是最深居简出,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虫也被惊动了,整个国子监,上至祭酒司业,下至学生杂役,都将目光聚焦到了这件事上。
在他们一致的期盼中,时间很快便来到了比试这天。
比试的现场选在了国子监最大广场上。
广场的中央放着两套桌椅,桌上放着墨纸砚,这就是贾珏和阮清的考试之处。
而在桌椅的前方,却是放着一排数张长案,这里就是孙义,楚勋,刘洋以及那九位饱学之士的坐位。
贾珏与阮清,将在他们的眼前,众目睽睽之下完成这次考试。
他们组成了今天这场比试的核心,而在核心之外,却都是开放之地,国子监的学生们可以任意观看两人的比试。
当然,他们和贾珏阮清两人隔开了一些距离,说的话基本干扰不到两人。
上午,距离比试还有半个时辰之时,这广场上就已经围满了人。……
上午,距离比试还有半个时辰之时,这广场上就已经围满了人。
他们聚在一起,三三两两的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比试,以及那十万两银子的赌局。
当然,他们基本都是看好阮清的,毕竟他成名已久,在国子监属于风云人物,许多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都认为,阮清的水平,当在二甲之列。
所谓二甲,指的是二甲进士。
殿试之后,会对考生做最后的排名,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个档次。
一甲就是只有三人,便是通常所说的:状元,榜眼,探花。随后便是二甲、三甲进士了。
二甲进士,已经算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荣誉了。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时间很快来到了辰时。
孙义,楚勋,刘洋并着九名国子监大儒进入了广场中。
“拜见诸位老师!”整个广场上的学生齐齐躬身行礼,语气诚挚。
尊师重道,这是这个时代的美德。
孙义等人刚来到座位上坐下,有一人也紧随其后,来到了会场之中,正是阮清。
而最后才来的,却是贾珏。
看到贾珏那飘逸出尘的模样,众人的目光中夹杂着各种情绪,羡慕,嫉妒,惊讶,当然,最多的还是嘲笑与不屑。
当阮清和孙义都来到了座位上之后,孙义站起身来,向众人说了话。
意思大概就是阮清和贾珏都是难得的人才,他们因故未能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所以需要进行录遗,可录遗名额有限,只能先考过一次,确定参与录遗的人员。
希望阮清和贾珏两人,能扬公正公平的作风,考出风格,考出态度。
场面话说完,孙义向两人分了试卷。
而同时的,广场的另一端,也向围观的众人公布了考题。
一众学生们连忙围拢了上去,观看着考题。
可真当他们看到考题的时候,却是齐齐睁大了眼睛,满脸的懵逼:
这考题上的字儿他们每一个都认识,可为何当它们排列在一起,组成了考题之后,他们却竟然都不认识了?
这真是考题而不是天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