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的第四子。在朱棣八岁那年,朱元璋称帝建国,将自己的长子朱标立为皇太子,并未自己渡江后生的七个儿子逐一命名,此时的朱棣才和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因为朱元璋自小过惯了苦日子,所以对自己的几个儿子教育非常心,不仅请名师叫儿子们好好读书,还让儿子们去老家凤阳体察民情,忆苦思甜。】
朱元璋暗自点了点头。
他本就出身贫苦,知道老百姓生活不易。
放到现在来就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二十六个兄弟当中,燕王朱棣算是其中的异类,他既不温良恭俭,安分守己,也不飞扬跋扈,肆意欺压百姓。相反他很注重培养自己的声望,在军中影响颇大。当朱元璋在为朱棣给自己省心而欣慰的时候,他还想不到这个儿子在日后将掀起怎样的风浪。】
【十六岁那年,朱棣在父王的安排下娶了大将军徐达的长女为妻,六年后他带着妻儿前去北平就藩。经过元末明初的战乱之后,北方已是一地狼藉,人口稀少,土地荒芜,而蒙古人还时不时的南下骚扰,试图卷土重来。深处南京的朱元璋为了更加有效的控制北方,拱卫边塞,就将九个儿子分封到北方边塞重镇,号称九大塞王。朱棣作为九大塞王之一,多次率军出塞征讨,屡立战功,深得朱元璋的器重,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这也为他日后起兵造反奠定了基础。】
【朱元璋也不是没想过藩王们会生有异心的可能,因此他在多方面限制了藩王的权利,同时又让九大塞王环环相扣,互相钳制,一人造反,其他藩王会群起而攻之。】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1392年,太子朱标病世,三年后秦王朱慡去世,又过了三年晋王朱棡去世,燕王朱棣依然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藩王。】
什么!!
标儿是病死的!?
朱元璋很是意外。
他原以为朱标是朱棣害死的。
看视频前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但现在知道朱棣并没有加害兄长,这倒是令他舒了口气。
不过转念却想到一个严峻的问题“”
“自己这仨儿子怎么都这么短命啊!!??”
想到此处,朱元璋又立马紧张起来。
不会有什么家族疾病吧?
“来人!传太医!”
朱元璋赶忙招呼着太监道:“你把太子,秦王,晋王。。。。。。。。还有燕王都叫过来。”
。。。。。。。。。
秦始皇看的津津有味:“这是老天爷让这朱棣当皇啊!自己这三个哥哥都没了,轮也该轮到他了。”
汉武帝有些不解:“既然兄长都死绝了,按理来讲这皇位就该是朱棣的,但光幕为什么又说他是起兵造反?难道其中还有隐情不成?”
【之后朱元璋去世,但时年只有二十二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
啊!?
朱元璋愣了。
“允炆。。。。。。。。。。。。”
此时的朱允炆不过三岁,他还没有想过让自己这小孙子当皇帝。
“这就是老四造反的原因吗?”
朱元璋喃喃自语,对朱棣的愤怒忽然间消失了许多。
【建文帝对诸王十分忌惮,刚登基不就就迫不及待的下旨将朱棣同母弟周王废为庶人,流放云南,紧接着又连废代、湘、齐岷四王。其中湘王不愿被狱吏羞辱竟引火自焚,建文帝大为震怒,给湘王赐了一个恶谥‘戾’,建文帝如此作为,令宗室诸王都寒了心。朱元璋所设想的九大塞王互相钳制也落了空。】
【四十岁的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诸王都作壁观等待这场皇室内战决出最终的胜者。】
【面对久经战阵的朱棣,一直在读圣贤书的建文帝显然是没有什么军事经验的,而明朝开过名将早就被朱元璋清洗的所剩无几,根本就拦不住势如破竹的朱棣,建文帝见回天无望,在宫中点燃熊熊大火,从此失去了踪迹。】
朱元璋:“。。。。。。。。。。。。。。。。。。”
这小兔崽子!!!
咱让你当皇帝!
你反手烧咱皇宫!
可真是个好孙子啊!!!